中國鄉村特色民宿興起 帶動村民脫貧蛻變
中國民宿風潮專題之一(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3日電)中國擁有廣袤的農村,但很長時間,農民們只懂得打糧種地,收入始終無法提升。直到民宿文化10多年前傳入中國,從北到南都出現了代表性的民宿村,村民收入大幅改善。
在華北,位於北京市遠郊山區的懷柔區北溝村,就是一個靠民宿起家的小山村。而北溝村能發跡,靠的是萬里長城的景觀優勢,以及老外的獨特眼光。
2009年,一名在北溝村居住超過10年的美國人薩洋不但在附近村落開餐廳,更將北溝村的一座廢棄琉璃瓦廠整片租下,再利用「修舊如舊」及西方住宅理念,創立了北溝村第一座民宿,不但打開名號,更形成了滾雪球般的群聚效應。
此後,越來越多的老外到北溝村經營民宿,之後連老中也看上了這個小山村,最後是村民自己動起手來。三方的經營與激盪,讓北溝村闖出了名堂,甚至還獲得「北京最美鄉村」的封號,也讓這個以前靠種植板栗維生的小山村,快速致富。
中共北溝村支部書記王全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北溝村能致富,一是本身具有長城山腳下的景觀優勢;二是受到外來民宿觀念的啟發;三是能夠藉由啟發轉變觀念;四是政策能夠支持。
北溝村裡,除了觀光客外,放眼望去其實也是個典型的「老人村」,少見中壯年人。但王全說,僅管如此,村民的生活靠著經營民宿、農家樂或招租,生活比當地其他村落富裕,氣氛也因此祥和許多。
在華中,位於江西省婺源縣的篁嶺,是另一種典型。山中的村民們騰出了自己數百年歷史的古宅交給開發商,住進了山下的新房子。
篁嶺,是個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小山村。村裡的大家族曹家,清代更出過好幾位大學士。但1980年代起,年輕人外出打工,田地荒蕪,民居年久失修,幾近消失,差點面臨廢村的命運。
2009年,業餘興趣是攝影的開發商吳向陽,偶然間在自己的作品間發現了這座古樸風情的小山村。於是,他利用自己的地產開發專長,取得40年的經營權,第一關是採用產權置換方式,把村民安置到山下的新房。
隨後,吳向陽採用「修舊如舊」的方式整理這150戶民居,並加入必要的現代化設備,把這些老房子改造成精品客房,並回聘所有村民向觀光客展示在屋頂曬辣椒等農作物的民俗,形成有層次感的風景,成為當地著名的人文景觀,也讓篁嶺一砲而紅。
至於老村民們,2011年住進了68戶獨棟及36戶公寓新房裡,每戶不到人民幣10萬元,讓不少村民買下新房後,手上的拆遷補償款仍有結餘,再加上開發商回聘後每年給付的超過10萬元工資,得以愜意度日。
在華南,同樣位在山區的福建土樓,可說是名揚海外的建築群,如今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在土樓出名前,當地同樣面臨年輕人群起出外打工,人口嚴重外流的空洞化危機。當時村裡的老人,並不認為他們世居的土樓,能為他們創造什麼財富。
這其中,位在福建永定,建於1880年的「福裕樓」,是由林氏三兄弟合建,遠遠望去有如3座山,代表著三兄弟一條心,都是林家靠山的精神。但100多年過去,林家三兄弟的後代們,四散各處,其中不少人在外打工,只剩下孤寂且破舊的土樓。
2000年代,眾多在外打工的林家後人中,林建文在回到老家後,決定挑起重整祖宅經營民宿的繁瑣任務。而他同樣具有現代的文化保存概念,因此訂下了「主體建築不動」,一磚一瓦、青磚瓷雕保持原汁原味的整修原則。
由於林建文的祖先曾是官宦人家,更有人在清代當到四品官,且注重教育家規,因此留下的珍貴文物不少,成為最好的宣傳。而清代留下來的大床,更因為「官宦人家睡過」的包裝,成為遊客住宿的熱門房型。
由於群聚效應,福建南部山區的土樓群逐漸發展為面積遼闊的風景區。擁有產權的土樓住戶,不是將老房子租給專業人士經營,就是自營或村民合營。沒有產權者,也在週邊經營起餐廳、租車等行業,讓整片山區的村民,擺脫了以往的貧困面貌。(編輯:陳家倫)10810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