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一體化 陸專家:上海要強調是長三角人
(中央社台北7日電)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強調協同、灣區與一體化概念,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建民今天表示,長三角一體化是長江經濟戰略的重要組成,今後不要再說自己是上海人,要強調「我是長三角人」。
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新領袖創新大課暨2019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今天在上海舉行,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在年會上,詮釋中國區域發展規劃時,作上述表示。
對於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布局面貌,周漢民指出,要先往「北望、南望、東望」,再來是整個一條線的發展。他表示,北望「京津冀」的關鍵詞是「協同」。
周漢民說,北京、天津兩直轄市加上河北11個地級市,土地21.5萬平方公里、1.1億人民;所謂北京非首都功能則有兩關注點,一是北京作為直轄市的功能「疏解」是通州,另一是北京作為首都功能的「擴展」是雄安。
南望是指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戰略核心是「合作」。周漢民認為需關注3件事,首先是「一國兩制」要高度尊重;其次是此區域有人民幣、港幣、澳元等3種法定貨幣;最後是有3個相對獨立的法律和司法體系,所以特別要強調合作。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地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萬,未來發展突破點:一是人才、特別是自然科學家的高度聚集;二是人才的稅收必定會往更優惠靠攏,即在廣東從業的港澳人士的稅收,比照香港、澳門的稅率,超過的一部分由當地政府補貼。
東望是「長江經濟戰略」。長江流域面積250萬平方公里、人口占全中國40%,經濟產能在2018年的90兆人民幣GDP總量裡占40%;其中,長三角經濟總量是粵港澳兩倍,經濟總量是國家的1/4。
周漢民指出,「長三角」作為長江經濟戰略組成部分,將成為中國國家發展最新標竿,其主題詞是「一體化」。首先是「規劃」的一體化,今後不要再說自己只是上海人,更要強調我是長三角人。
其次是長三角要實現交通網絡的同城效應,企業要高度關注長三角交通格局再造的商機;最後是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目的是讓人民未來的生活更美好。他指出,「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其中的商機不是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的」。
周漢民強調,規劃的一體、(交通)網路的一體、服務的一體,這三個一體才是真正意義的「一體化」,其意義會隨著未來5至10年的發展會充分顯現。(編輯:林克倫/周慧盈)10807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