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六四天安門事件概述

2019/4/15 14:00(4/16 10: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1989年6月4日震驚全球的天安門武力流血鎮壓事件,至今年滿30週年。外界通稱的「六四事件」或是「八九民運」,可概分兩時間點。狹義是指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清晨的武力清場,廣義是4月15日胡耀邦過世後,由北京的大學生發起的近兩個月抗議遊行行動。

「六四事件」的爆發,背後有更深遠歷史脈絡,胡耀邦過世僅是對中共不滿的導火線。若從整個1980年代看,中國政局的「三架馬車」分別是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國務院總理趙紫陽,以及隱身幕後的中央軍委會主席鄧小平。

在政治層面,胡耀邦1982年9月至1987年1月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是中共文化大革命後,平反冤假錯案與「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大討論的具體執行者,政治立場屬自由派,主張嚴打太子黨貪腐、政治民主化。

在經濟層面,趙紫陽1980年8月出任國務院總理,任內改革公有制與蘇聯計畫經濟模式、激發民間的經濟發展活力,力推國有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等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國邁向市場經濟奠立基礎。

身居幕後的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一生雖然未擔任總書記或國家主席等黨政最高職務,但從1978年12月(中共11屆三中全會)至1989年11月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共13屆五中全會)一職前,他實際上是中共最高領導人,槍桿子軍隊的實際控制者。

胡耀邦、趙紫陽與鄧小平的「黨政軍」三架馬車,為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創造出穩定環境,但胡耀邦發起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間接成為當時中國知識份子「討論中國未來方向」的標準。

年輕學子們在大學校園內積極引進西方知識與新思潮,暢談中國未來走向,自由風氣遠勝今日;但關心國事勢必對當下中國政局產生批判,官員貪腐與民主監督即是一項,並引發了1986年底至1987年初的「八六學潮」。

作為「八九學運」前身的「八六學潮」共持續27天,發起者方勵之1987年1月被開除黨籍,撤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職務。

時任總書記胡耀邦因受到黨內保守派的施壓,被迫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主動請辭,總書記一職由總理趙紫陽接任。中共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宣告開始,也埋下爆發「八九學運」的遠因。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過世,北京各大學生自動發起追悼儀式並至天安門廣場獻花。4月17日,遊行學生提出「重新評價胡耀邦同志的功過是非、肯定其民主、自由、寬鬆、和諧的觀點」等7項要求,未獲中共當局任何回應。

4月22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胡耀邦追悼會,靈車未繞行天安門廣場導致學生不滿。隔日,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宣告成立,選舉中國政法大學的周勇軍擔任主席,北京大學學生王丹、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吾爾開希,也被推舉為各自學校的學生代表,並呼籲各校罷課。

在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政治背景下,北京各大學學生團體的相繼成立,讓中共元老們認為背後有股政治陰謀,目的是推翻中國共產黨執政。

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彙整自鄧小平講話的「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社論,正式將學生運動定性「動亂」,引爆學生的憤怒,並於27日舉行大遊行至天安門廣場抗議,以及此後5月4日大遊行、集結天安門廣場與絕食等抗議行動。

5月19日凌晨,時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溫家寶陪同下前往天安門廣場,直接呼籲學生結束絕食,應該健康地活著,看到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那一天。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此後即遭軟禁。

趙紫陽赴廣場引爆鄧小平不滿,5月20日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北京部分地區戒嚴令,正式宣布戒嚴並調派軍隊進北京,直接導致6月3日晚間起至6月4日清晨的天安門廣場武力清場流血鎮壓事件。

六四天安門事件走過30年,相關事件始末對年輕一代已甚為陌生。中央社此次規劃「六四天安門事件30週年專題」,除概要回顧事件發生過程外,將專訪當年學生領袖討論「六四」對當代中國的影響與意義。

「重回六四現場」的回顧報導取自允晨文化定今年5月出版、由當時親歷現場的大陸學者吳仁華所撰寫「六四事件全程實錄」一書。「全程實錄」內容翔實,時序為1989年4月15日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過世、至當年6月30日。

中央社獲授權選摘其中16天,概述胡耀邦過世、人民日報「4.26社論」定性動亂、趙紫陽5月19日至廣場看望學生、6月4日武力鎮壓等重要時間段,呈現中共中央對這場學生運動的決策過程。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六四天安門事件大事記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