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彭博:兩會財政為重 中國製造2025只做不說

2019/3/11 17: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兩會(人大、政協)已舉行一周。彭博日前報導,以財政政策為主力來推動中國經濟成長,是今年兩會重點;同時,雖然不見「中國製造2025」一詞,但中國正以實際行動進行中。

總部在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聯合創辦人羅傑(Trey McArver)表示,中國政府更加依靠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成長,但不同於以往依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支出,而是朝促進商業發展方向計畫。

報導說,關鍵政策轉變包括轉向以財政政策支撐經濟成長,凸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阻止信貸狂歡局面重演的決心。儘管2.8%的預算赤字率目標、僅比去年目標高0.2個百分點,但經濟學家表示,實際數字可能比目標更高。

兩會公佈的2019年減稅降費措施數額接近人民幣2兆,財政部長劉昆則表示,實際金額可能更高。摩根士丹利預估財政寬鬆規模「不小」;渣打銀行估計這將刺激近2%的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中國政府也加強整頓地方政府隱性負債方面的努力。不過,考慮到今年面臨的壓力,中國實際赤字狀況很可能像往年一樣超出目標。

在財政刺激措施中,支持陷入困境的民營企業顯得特別突出。摩根士丹利表示,增值稅下調規模相當於最高8000億元(約新台幣3兆6700億元),這有利於提升企業盈利。李克強還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今年應該增加向中央政府上繳的利潤。

匯豐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兼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這一次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都在側重振興民營部門,而非高槓桿的房地產和國企部門。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報導特別提到,合計達103頁的兩份主要經濟計劃報告裡,都沒有點明中國打造製造業領先地位的計劃。然而,字裡行間仍能看到在中美貿易戰中飽受攻擊的「中國製造2025」的蛛絲馬跡。

兩份報告都強調了中國加強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研發,培育下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設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意圖,而這些正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要素。(編輯:翟思嘉/林克倫)10803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