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施打網購美容針險喪命 醫源性「肉毒中毒」6年8例多為非法醫美

2025/4/15 19:25(4/16 09: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醫源性「肉毒中毒」6年累積8例,其中5例跟地下醫美有關。有醫師曾遇過「打壞了」的患者來求救,才知道是在同鄉「吃好道相報」沙龍做美容失敗,產品不明,更涉違法醫療行為。

想要消除皺紋、國字臉,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小百科

肉毒桿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各處,包含土壤、湖水、河水及動物的排泄物內。該菌會分泌毒素,造成食品中毒最常見的毒素是A、B、E等型,致命率占所有細菌性食品中毒的第一位。台灣自96年將肉毒桿菌中毒列為第四類傳染病,納入法定傳染病監視。

  • 潛伏期:
    食因型肉毒桿菌中毒,神經性症狀通常於12~36小時間出現,但也有數天後才發作。潛伏期愈短病情通常愈嚴重,死亡率愈高。

  • 中毒症狀
    1.早期症狀包括疲倦、眩暈、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及嘔吐等胃腸炎症狀,但在數小時內會消失。

    2.該菌的毒素主要侵犯末梢神經,症狀有視力模糊或複視、眼瞼下垂、瞳孔放大或無光反射、顏面神經麻痺、唾液分泌障礙、口乾、吞嚥困難及講話困難等。

    3.接續發生由上半身到下半身的肌肉無力、神經性腸阻塞、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失去頭部控制、肌肉張力低下及全身性虛弱,病人通常意識清楚,但嚴重時會因呼吸障礙而死亡,死亡率高達30~60%。

  • 常見來源
    1.膨脹、生鏽、凹陷過期的罐頭
    2.未經高溫高壓殺菌的真空包裝食品
    3.家庭自製、民間販售的醃製農產品

  • 如何治療?
    可向疾病管制署申請領取肉毒桿菌抗毒素(A、B與E型),依照指示立刻給予靜脈與肌肉注射。
    若給予好的呼吸系統照護及抗毒素治療,死亡率可低於15%;然而病例復原緩慢,常需要數個月,極少數會拖數年。

  • 如何預防?
    1.肉毒桿菌不耐熱,經煮沸後毒性會消失,消費者應注意食品在食用前應「充分加熱」。真空包裝食品通常沒有經過高溫高壓殺菌,因此建議加熱後再食用。

    2.脹起蓋子的罐頭製品一定不可食用,開罐後發覺有異味時不要勉強試吃,一有疑問切勿食用。

    3.由於孢子於自然界很廣,1歲以下的嬰兒不可餵食蜂蜜。

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

看更多
關閉
向來是熱門選項之一,但若貪小便宜恐怕賠了荷包又傷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1名40歲女打網購美容針中毒,自費逾新台幣22萬元救命。

肉毒桿菌素屬於神經肌肉阻斷劑,目前台灣核准7張藥品許可證,皆為醫師處方藥品。過去曾發生越南籍逃逸女移工開設醫美工作室,進行注射肉毒桿菌消除皺紋等多項醫美行為,如今又有人打網購美容針中毒,已是2019年來第8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在例行疫報中指出,8例中有5例都與非法地下醫美有關。針對賣家可能涉及觸犯「藥事法」中的非法輸入、販售,賣家非藥商身分提供藥品;另到府施打為醫療行為,非醫師執行也會觸犯「醫師法」。

除了「到府施打」本身就可能觸法,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告訴中央社記者,來路不明的產品根本無法把關品質,連單位數是否正確標示都是問題,若依舊按照建議施打標準注射,就可能會產生過量而中毒的風險。

廖怡華還有遇過「打壞了」來求救的移工患者,細問才知道是在同鄉「吃好道相報」的沙龍做美容,開刀取出來都是奇怪顆粒,明顯是用到成分不清不楚的劣質品。

有關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造成中毒,羅一鈞說明,可能於注射後數小時、數日或數週發病,症狀包括疲倦、視力模糊、瞳孔放大、眼瞼下垂或由上到下肢體無力等神經學症狀,嚴重時可能發展為呼吸無力衰竭,甚至死亡。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提醒,這些藥品如果是未經核准而擅自輸入的藥品,屬於禁藥,輸入禁藥涉違反藥事法第82條規定,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

此外,王德原強調,若明知為禁藥,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涉違反藥事法第83條規定,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00萬元以下罰金。(編輯:李亨山)11404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