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指中國經濟短期受壓 中長期樂觀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0日電)在中國和美國進行貿易戰之際,有大陸專家表示,中國具有龐大市場與規模效應,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感到樂觀,但短期有下行壓力。
根據新浪網今天轉發中國證券報的報導,在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證券報近日主辦的基金專場活動上,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任澤平作了以上評析。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任澤平說,2016年到2018年中國經濟呈L型走勢,即在底部波動,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
他說,變化可能出現在今年下半年,經濟或有一定的下行壓力,而中國下半年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和外部的複雜多變形勢,主要是基於財政政策發力。
據分析,財政政策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基礎建設,一是減稅,今年下半年首先發力的是基礎建設,未來減稅力度也值得期待。
就全球和中國總體經濟而言,任澤平說,今年最重要的變化都是流動性的變化。
就土耳其匯率變化受到市場強烈關注,任澤平說,這是全球的流動性在收縮,主要原因即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加息,引發全球資本回流,全球新興市場都出現了匯率和股市的調整。
就中國經濟而言,他說,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6.7%至6.8%,比去年同期略微下降0.1%至0.2%,中國國內經濟基本面並沒有大幅變化。
對於近期外部因素擾動,任澤平說,中國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與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同時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更大力度建立高水準的市場經濟和開放體系,保障民生。
報導引述任澤平說:「我對中國未來的中長期發展是堅定樂觀的。」
他解釋,首先,中國潛力非常大。以城鎮化進程為例,現在的比例是58.52%,而發達國家全部是80%以上,這意味著中國未來城鎮化的空間與時間還很充足。
再從人均GDP角度而言,目前中國是人均9000美元,而發達國家門檻是1.26萬多美元,美國、日本是5萬多美元,因此中國的潛力很大。
另外,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找到了問題癥結。任澤平說,放到全世界來看,「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原因之一是中國具有龐大市場與規模效應。
任澤平也談到最近人民幣貶值的問題。他認為,人民幣最近是在正常範圍的調整,且從全球來說,貶值也並不算多。
長期來看,他認為人民幣在過去20年處於升值態勢,貶值只是階段性的。
他說,匯率是兩國貨幣的比較,投資者願意持有某一種貨幣資產,是因為他們認為該類貨幣的資產可以帶來長期的回報率,是一種資產配置的需要。
任澤平指出,當前中國經濟以6%以上的速度在成長,遠高於美國的增速,「那個經濟體帶來的收益更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他說,「我對中國經濟前景和人民幣資產超越美元資產,抱有堅定的信心」。(編輯:林克倫)10808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