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共大外宣排擠華文異議聲音
(中央社台北23日電)中共啟動「大外宣」戰略,推動國營媒體向國際擴張近10年。美國專家分析,中共外宣系統逐漸排擠海外華文異議聲音。但也有曾任中共黨媒主管的媒體人認為,這套系統無法影響西方社會。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前外籍編輯希爾頓葉(Hilton Yip)最近曾在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網站發表評論文章,認為中國官媒與俄羅斯官媒相比,在海外影響力弱。
他指出,雖然俄國官媒反西方論調在報導和節目中比比皆是,但至少採訪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美國國安局承包商前僱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等爭議人物,傳播了一些有新聞價值的內容;中國官媒的報導相比之下十分枯燥,視野狹窄。
美國之音則引述美國共產主義受難者基金會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馬提斯(Peter Mattis)日前在華盛頓一場研討會上指出,中國「大外宣」雖然沒能像俄媒以具體形式影響西方社會日常討論,但潛移默化地影響西方人討論某些中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尤其是在一些語境下把「中國」和「中共」混為一談。
此外,他認為,中共的大外宣戰略雖然在說服力方面不見得有效果,但在壓制異議聲音是有效果的。
馬提斯提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國外收購中文媒體,正排擠華文世界的異議聲音,澳洲95%的中文媒體也已經被中共統戰部門控制。
香港大學中國媒體專家班志遠(David Bandurski)則認為,北京當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用統一的聲音得到世界各地不同人的共鳴。這是中國多年來對外宣傳中難以解決的內在矛盾。
北京當局早在2008年年底至2009年間,開始部署斥資450億人民幣的「大外宣」戰略,推動中國國營媒體機構向國際擴張,希望改善國際形象。
中共當局今年3月更宣布整合中國中央電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國家廣播電台,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由中央宣傳部統一領導,對外統稱「中國之聲」(Voice of China)。並將內容製作從中國境內轉移到國外,在當地雇用記者。(編輯:繆宗翰/翟思嘉)10705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