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辦南南人權論壇 企圖破西方主導
(中央社台北8日電)人權紀錄常被西方國家詬病的中國採取主動舉辦首屆「南南人權論壇」,昨天召集發展中國家齊聚北京,共商世界人權事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中國在會中再次否定西方國家對人權傳統標準。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報導,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聯合主辦的「南南人權論壇」昨天在北京召開,邀請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0多名官員及專家學者與會。
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黃坤明在開幕式上說,中國多年來將人權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中國人民的生活愈過愈好,人均壽命、收入、減貧等都實現大跨越,人民的各項基本權利都有更好保障。他以此判定,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傳統上,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和自由民主等價值觀被視為衡量人權的標準。依此標準,中國打壓言論及網路自由、逮捕維權律師、打壓新疆維吾爾族宗教自由等舉動,被西方國家定義為侵害人權。
不過,中國昨天再次否定這個傳統標準。
據報導,黃坤明說,發展中國家應將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為首要的基本人權,協調推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以及公民和政治權利的保障,以實現人權的「全面和整體發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說,通過增進人民福祉,中國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的實踐表明,人權保障並非只有一種路徑。」
他表示,中國也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健全了民主制度、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
王毅提出,要倡導人權多樣化、本土化,促進人權發展模式的「再平衡」。
香港明報報導,天津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健受訪時表示,「南南」指發展中國家之間,過去南南合作以經濟合作為主,今次是「南方」國家之間首次討論人權問題,將以會議宣言的方式表達共識,加強相互理解,促進南北對話的平衡,影響國際人權機制的治理和改革。
常健表示,西方國家長期主導關於發展和人權問題的討論。在一些西方人士眼中,世界上對人權的理解可劃分為「民主」和「非民主」兩類,「罔顧各國文化傳統和社會基礎的差異」。1061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