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接連冰崩 專家憂系列災害開始
(中央社台北25日電)西藏阿里地區的冰川過去一直相當穩定,但今年7月與9月當地冰川接連發生兩次冰崩。科學家擔心,這是氣候暖化造成的影響,且將只是當地冰川一系列災害的開端。
澎湃新聞報導,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區東汝鄉出現一次罕見冰崩,雖然數百人的救援隊後來趕到,連續9天的救援仍有9人死亡、數百頭牲畜失蹤以及大量的草場被破壞。
當時的冰崩形成了面積近10平方公里的冰川坍方面,約相當於1400個足球場大小,體積約7000萬立方公尺。
9月21日,附近的冰川又一次發生罕見的大範圍崩塌。但得益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聯邦研究所雪和雪崩組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及時預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不過,這兩次冰崩也讓科學家感到擔憂。
全球變暖雖然引發了許多地區的冰川退縮,但阿里地區曾是例外,那裡的冰川在過去幾十年變化緩慢。然而,對於冰川科學家們來說,這兩次冰崩被認為徹底顛覆了以前的認識。
在即將發表在「冰河學期刊」(Journal of Glaciology)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和氣候研究中心(Byrd Polar and Climate Research Center)等機構的研究者們認為,氣候變化極有可能是阿里這兩次冰塌的原因。
而隨著當地氣溫上升以及降水增加,這兩次冰崩可能只是今後一系列冰崩災害的開始,對此,現有的科學還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準備。
不過,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中國科學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康世昌、郭萬欽等人認為,阿里的冰崩是冰川躍動導致,是冰川的周期性運動。
但同樣有研究者認為,全球變暖必然導致更多冰川融水進入冰川底床,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冰川躍動的發展過程。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公尺,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橫亙其中。研究者統計,阿里地區有5862條冰川,面積約4900平方公里。這些冰川為當地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水源,但也包含著災害風險。10511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