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小公司玩大車 上海圖書館裡地鐵革命

2016/6/17 09:40(7/29 14: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創客風潮來了專題之二十一(中央社記者馮昭上海17日電)有人拎手提包創業,有人騎機車趴趴走創業,上海則有7人是用圖書館創業。他們的身分是大陸當前最夯的創客,但更特別的是,他們創業公司設在上海圖書館裡。

7人共同組成地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新發明的對象是解決當前大城市不可少的地鐵交通問題。他們想改變地鐵每站停靠的營運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如同搭計程車般地乘坐地鐵一站直達目的地,「像血液那樣去交通」。

解決城市交通是個大題目,一般多認為是政府才有人力與財力進行的研究。

這個近乎交通革命的想法乍聽之下很瘋狂,而且從事革命的只是一家創新小公司,僅創始人趙毅有從事金融業的工作經驗,其他6位都是大學畢業不久的社會新鮮人。7人先前都沒有交通專業背景。

但是這瘋狂組合的革命性想法正逐步化為具體,他們正在上海與地方政府洽談,將在臨港地區試驗。一次偶然的機會,前交通部長葉匡時看到他們的構想,還邀趙毅到台灣參加「兩岸交通運輸創新研討會」。

趙毅指出,傳統地鐵的問題是每站都要停,每站下車的可能只是車上10%的乘客,形成90%的人在等10%的人;而且車廂擁擠,不是每人都有座位。

地捷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王勇表示,地鐵雖然快,但是大約50%時間耗費在每站要停、上下車,而且還要減速進站。原始想法是在軌道鋪滿小車廂,兩人或四人搭乘一個車廂,軌道移動、車廂不動,直接去目的地。

王勇說,國外已經有與上述構想85%相似度的個人快速軌道交通系統(PRT),無人駕駛,實際使用顯示安全性高,但問題在運載量不足,只能當成輔助性交通工具。

而他們正在研究的可說是PRT升級版,王勇說,因為只有實現與地鐵類似的大運能,對大城市才有意義。

趙毅解釋,升級版運用血液系統的原理打造,紅血球是跟著血液往前流,沒有相對位移,而是同速同向。如此一來,小車廂也能達到和地鐵一樣的大運能。

此外,現在的地鐵車站都要在路線上。趙毅說,正在研究分離式車站,車站可以設在社區內或附近,解決最後一哩問題,交通覆蓋率將會是現行車站的3倍。

瞬間的靈感,想讓地鐵像血液那樣交通。

趙毅當創客創業,是在中國大陸政府政策鼓勵創業創新之前。

趙毅說,2011年有回搭地鐵到浦東,因為趕時間,覺得地鐵每站停很浪費時間,「為什麼不節省下來?」由此萌生改變地鐵的想法。但當時他覺得構想太大,沒敢去做。

2013年受邀到上海大學演講,趙毅提到2011年的構想,鼓勵年輕人去落實。但是當晚他就失眠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要帶頭去做。

趙毅回憶,第2天正好是星期天,就和爸爸一起去搭地鐵測量浪費了多少時間,又去圖書館查資料。他說,當時「對交通的知識是零,地鐵有幾節車廂我都不知道」,也沒想到創業。

1年後,2014年底,他決定全心投入,組成7人團隊,大家用業餘時間討論,但實際執行時才發現,連開會召集都很不容易。於是解散重組成新的7人團隊,其中趙毅、王勇和袁其杰是全職,另有4人運用業餘時間參與。

其中,王勇和袁其杰都是聽完趙毅的講座,在大學畢業前就決定加入團隊。

學機械的王勇是名愛好文藝的理工男,當時他有很多種選擇。有機會去法國深造、可以考研究所,最後他選擇大家都沒想到的路─加入趙毅的團隊創業。

也是在大三聽完講座就決定加入的袁其杰說,在同學中「我的選擇看起來比較另類,同學說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當時是怎麼想的?王勇說,覺得年輕人應該要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不想那麼早談戀愛、結婚,而是可以為社會、人類有更多貢獻。

袁其杰說,聽演講感覺到時代發展的趨勢感,覺得在這項研究計畫過程中好好做,可以成長很多,「大項目中提升的能力會比較大」。

7位大男生合組的這間創新公司,辦公室很另類,平時工作地點就在上海圖書館內。因為上海圖書館也在因應時代所需轉型,裡頭有個充滿各種產業資訊的「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

跟其他圖書館訪客類似,趙毅、王勇和袁其杰坐在安靜的圖書館裡寫文案、寫計劃書、寫簡報。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是幾乎天天報到的「常客」,如果沒有特別情況,圖書館讓他們固定使用靠窗邊的一張大桌子「辦公」。

但圖書館不能敲敲打打,為了製作地鐵模型,三人在2015年來到上海知名的創客空間「新車間」。趙毅說,帶硬體的空間在上海不多,對創客來說,工具公用,只要花很小的成本,還可以在空間裡找到很多朋友支持。

經過1年餘的全心投入,今年3月,上海工業設計協會會長走訪在上海圖書館內的地捷科技;4月,地捷科技登上一年一度的2016 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參展。

對於這個「小公司玩大車」的組合,趙毅自信地表示,「顛覆性的構想往往是跨界的」,因為傳統體系大家都按照知識體系來,跨不出去,只是做一些小改善。「地鐵本身就是律師發明的,蘋果以前也不是做手機的。」

他認為,跨界的好處是沒有太多約束,就是從人的直觀想。很多人都想過類似的,「區別是我們不但想了,而且去做」。

7位大男生的築夢之旅,看似瘋狂,但他們的創意正因為下決心動手做了,正在一步步往實踐階段靠近。1050617

※你可能還想看:
台版鋼鐵人團隊 MIT火箭上太空
看飛機的台灣大叔 兩岸航模教學圓夢
遙控潛艇創客夢 讓水下探測更普及
中國大陸文化創客 理工人勇敢做文藝夢
全民實驗室 江宏仁解放科學工具話語權
一個蔚藍地圖 陸民人人能做環保鬥士
土砲創客大三生 3D列印醫療公益夢
「創客風潮來了」完整專題看這裡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台版鋼鐵人團隊 MIT火箭上太空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