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屠呦呦非主流 國內忽視國外獲獎

2015/10/5 19: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5日電)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中國生醫學者屠呦呦,現年84歲的她2011年已獲拉斯克醫學研究獎。但此一喜訊傳出,大陸學界卻有不少抱屈聲音,認為屠呦呦在國內得不到肯定,結果牆裡開花牆外香。

諾貝爾獎頌辭強調,屠呦呦等3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最嚴重的部分寄生蟲病治療上,開發出革命性療法。屠呦呦參與研發的青蒿素,對瘧疾治療具有顯效。

反諷的是,屠呦呦在大陸境內被稱為「三無學者」,既無博士學位、也無海外留學背景,更無中國兩院院士頭銜。連新華網、中國中央電視台等官媒都稱,為什麼屠呦呦會被國內否定44年?

羊城晚報梳理當年經過,指出大陸早在1967年就啟動代號523的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屠呦呦臨危受命擔任523的中醫研究院科研組長,最後從2000多種方藥中整理出可能有效的640多種草藥。

但這份「抗瘧單驗方集」雖然包括青蒿,但由於提煉方式錯誤,青蒿藥效不佳,失敗190多次後,研究陷入停滯。

屠呦呦據說突然想起,晉朝葛洪(抱朴子)「肘後備急方」中說過,「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之後立刻棄用水煎法,避免高溫破壞青蒿藥效,最後在1971年成功提煉足以抑制瘧原蟲的原料。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前院長饒毅接受大陸央視訪問時曾經直言,儘管青蒿素到底是誰先發現的或有爭議,但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這一步,「至今都公認是確認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關鍵」。

饒毅說,屠呦呦在國內名氣不大,最後獲得國際同行的認可,真是牆裡開花牆外香。

而屠呦呦的老朋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受訪時說,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已經44年了,「這麼長時間得不到公認,我想,對任何一個科學家來說,都會覺得不公平」。

但李連達也說,屠呦呦是個持之以恆的科學家,不浮躁、不像有些人愛搞時髦,原本60歲就該退休,但80多歲了還堅持工作。10410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