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早已大大改變記者工作型態,桌上放置的錄音設備,可即時轉錄文字或翻譯,手機拍照錄影效果足堪專業畫質,讓現在一名記者可身兼「多工」,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
「聲五洲」團長王英峻有一齣戲「叫我第一名」,很能說明他隨時接受挑戰、求新求變的個性,他多次贏得全國布袋戲比賽冠軍,民間演出邀約接不完,卻少有人知道他有一段砍掉重練的奮鬥歷程……
無論來自太平洋另一頭的家鄉台灣、或是來自美國各地的台灣人,只要來到美國職棒春訓聖地鳳凰城時,看到我們熟悉的同胞、驕傲的國手,總是熱血沸騰……
作為嘻哈圈的一員,楊舒雅選擇用最嘻哈的方式說出想講的話,用歌詞推倒父權、或是以「辱男」方式創作,都為台灣嘻哈史推進新的一頁,至於還會有什麼發展,我們都在見證台灣饒舌發展的重要一刻。
常笑說,哪裡有風雨,攝影記者就去哪裡。站在雨幕的第一排,除了要保護自己不會淋濕之外。還要能夠找到那最美麗的一瞬間。
公開又私密,陌生人彼此在這裡相遇,深夜裡的城市微光,點亮過去的回憶與未來的憧憬。
石碇馬告香腸經過一次吃一次,店家販售高粱酒香腸、泡菜香腸、桂花香腸、馬告香腸、飛魚卵香腸、墨魚香腸,總共六種口味,下次路過朋友不妨放慢腳步到此一遊。
一次演習,官兵們各司其職,有人全副武裝流汗操演救護的角色,有人則躺著扮演傷兵的角色……
捷克以博物館向自己國家最重要的音樂家致敬,透過音樂喚醒民眾對歷史的重視;細數台灣重要的音樂家,他們同樣擁有豐沛的音樂能量及對台灣這片土地濃得化不開的愛,當我們思考重建音樂史的同時,似乎可能想想更具體的作法。
2024年是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誕辰200週年,他在他身處的動盪年代以音樂尋找捷克的國家認同;史麥塔納的堅持,影響了日後的德弗札克與楊納傑克,一起奏響捷克之名。
捷克出了3位聞名世界的音樂家,政府也以3人之名籌設了博物館,同時加入各種策展新創意,讓民眾透過音樂認識歷史,讓歷史不被遺忘。或許可以做為成台灣重建音樂史的借鏡。
歷經10年歷練,獨立書店的經營者或者更能面對現實,在理想不變、或多變的堅持下,各自找到魚與熊掌兼得的生存之道。
捷克攝影家Josef Koudelka最著名的照片就是本人舉起手錶,向空無一人的大道按下快門,這次來台展出的照片沒有這張,僅以模仿他的手法向大師致敬。
元老級綜藝節目《超級夜總會》走出攝影棚,開著一台工程車跑遍全台灣鄉鎮125個地方,靠著澎恰恰、許效舜、苗可麗的妙語如珠,惹笑台下千萬觀眾,持續佈施歡笑、送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