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印度,很難不注意到街頭的「馬薩拉茶」(Masala Chai)的茶攤。對很多印度人來說,在上下班的路上、午休時間或是閒暇時刻,來一杯「馬薩拉茶」就是人生一大享受。
馬薩拉在印地語是綜合香料的意思,馬薩拉茶就是指加了多種香料的奶茶。
印度電影近年來也走「馬薩拉」風,影片裏加入各式各樣的「香料」,以迎合大眾胃口、增加看片樂趣。在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競逐中,拿下最佳原創歌曲獎的印度電影「雙雄起義」(RRR),就可以被歸類為「馬薩拉片」。
這部電影裏有打鬥、異國戀情、國仇家恨、團體舞蹈,甚至還有橫掃英國軍隊的野獸戰隊。
「當外界談到印度電影時,他們多半泛指印地語電影,也就是俗稱的「寶萊塢」(Bollywood)電影。一部典型的寶萊塢電影,會融入歌舞、武打、感情、浪漫、搞笑等各種元素。」印度敦安大學(Doon University)助理教授茅篤亮(Madhurendra Jha),這樣告訴中央社。
「這一類型的電影就叫『馬薩拉片』,片中什麼都有一點點,在電影播放的2至3個小時裏,每一位觀眾都會看到自己喜歡的元素。」他補充。
茅篤亮的研究領域也涵蓋電影與翻譯,有關印度電影的評論與分析文章,也多次出現在學術期刊上。他引述印度知名男演員沙魯克汗(Shah Rukh Khan)說,電影對印度人而言是一個家庭時光,小至兒童大至爺爺奶奶,都會一起進戲院,所以一部電影同時要滿足各種年齡的觀眾群。
馬薩拉式電影常出現男主角1個打100個或是麻雀變鳳凰等情節,茅篤亮說明,這是因為印度人的生活簡單,許多人甚至過得很辛苦,因此希望透過電影暫時逃離現實,「電影就是一個夢,在夢裏什麼都可以發生。」
但他也特別說明,馬薩拉片是指印度通俗電影而言,這類電影的娛樂性高於藝術性,相對也比較不容易受到國際影展青睞。若要談具藝術內涵的電影,則以1946年的「貧民窟」(Neecha Nagar)、1956年的「印度母親」(Mother India)更具代表性。
回顧印度電影發展史,40年代英國殖民後期多為印度教神話片,印度獨立建國後,電影開始探討社會現象以及對印度未來樣貌的想象,90年代浪漫片把觀眾重新帶回電影院,近年來的英雄崇拜電影如「巴霍巴利王」(Baahubali)和「雙雄起義」,又把印度電影推向新的高峰。
這裏也順帶提一下「雙雄起義」引發的電影身分認同風波。
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吉米金摩(Jimmy Kimmel)在介紹這部電影時,把它稱為「寶萊塢」(Bollywood)作品,這意外引起不少印度人的不滿,也引起坊間對地方電影文化認同的討論。
印度面積約為台灣的91倍大,光是官方語言就多達22種,且沒有全國通行的語言,文化及語言差異催生了不同地方的電影產業,而「雙雄起義」是德拉古語(Telugu)電影,屬於「托萊塢」(Tollywood)電影,而不是「寶萊塢」。
除了「寶萊塢」與「托萊塢」之外,印度還有「波萊塢」(Pollywood)、「恰萊塢」(Chhollywood)、「科萊塢」(Kollywood)、「莫萊塢」(Mollywood)以及「裘萊塢」(Jollywood)等不同地域的電影,各自講當地的語言。
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社會學助理教授克利希納(Aditi Krishna)說,印度地方電影乃至於樂曲,都與傳統文化與語言密不可分,這已成為各地民眾自我認同的一部分,「雙雄起義」雖為印度爭光,但對講德拉古語的民眾而言,他們仍希望外界知道這是他們的電影。
此外,克利希納也希望更多人能關注「非主流電影」,雖然此類電影預算較低,場面也可能沒那宏大,但通常都能從草根的觀點來講述一個好故事,最近在奧斯卡金像獎中贏得「最佳紀錄短片」的印度片「小象守護者」(The Elephant Whisperers),就是一例。
近年來印度電影的國際能見度愈來愈高,印度電影走向世界了嗎?
對於這個問題,茅篤亮給出了他的答案:「其實印度電影一直都在」,早在1946年,「貧民窟」就已在坎城影展獲得最佳電影獎,或許「雙雄起義」與「小象守護者」最近在奧斯卡上獲獎,才又喚起更多外國人開始關注印度電影。
作為對這個話題的總結,茅篤亮說,印度電影一直以來都有在南亞地區甚至巴基斯坦上映,「或許準確地說,在全球化的助力下,印度電影正從所謂的『第3世界』走向『第1世界』。」
克利希納也認為,商業自由化讓印度片商及藝術家能拍出更好的電影,而得力於網路的發達、科技的進步以及旅外的數千萬名印度僑民,印度電影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速度更快,印度電影正擁有擴展國際能見度的天時、地利與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