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的代價
林郁婷成功打下台灣拳擊隊史第一面奧運金牌,回台後幾乎天天都有行程,甚至一天都不止一個行程,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群眾熱情擁戴……
驪歌響起的5、6月,影視相關科系學生傾注全力的畢業製作陸續問世,盼作品有機會被看見,搭起進入業界的橋墩,其中有張熟悉面孔橫跨數十年,擔任不同的父執輩角色,在學生導演的鏡頭下亮相,累積數量之多,甚至被學生笑稱可以設立「蔡爸宇宙」影展,因為到哪,都有「蔡爸」。
左臉上的標誌胎記,眼底有柔情、亦有狠勁,面容自帶歲月歷練,他是蔡明修,曾發願以幾近零酬勞的方式參演100部學生製片,是影視業界、學界口中的「蔡爸」,聯絡方式更被當作系上寶貝、口耳相傳。今年蔡爸68歲,入行34年,依然拍學生作品,但「有緣」才拍。
「我一生自卑的就是我的胎記,絕對沒有一個導演看得中我,叫我去拍戲,讓我演戲的是『目睭糊到蜆仔肉』」,蔡明修指著臉上天生烏黑的胎記苦笑,儘管這麼多年過去,已對自己釋懷,更在2013年得到台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並獲得第50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入圍肯定。
如今鮮有導演要蔡明修蓋掉胎記,甚至會要求他不化妝,但早年追求演員夢的苦,深烙心底難以忘懷。
蔡明修是高雄人,1953年出生,從小愛演戲也愛看戲,國小就會偷阿嬤的錢到三輪電影院看片,一天看7部都不嫌多,每部武俠片倒背如流。蔡明修更笑言戲齡能從童年算起,「我從小就在對父母演戲,誰沒有騙過父母,如果能夠騙過他們,那就是在演戲」。
為一圓演員夢,蔡明修升高二暑假偷跑到台北片場當臨演、當武行學徒,結果被媽媽抓回高雄讀書;畢業做過米行、茶行、酒店小姐司機各色職業,但他依舊無法忘情演戲,邊工作邊翻報紙找臨演缺,一有機會就往台北片場跑,卻多年無果。
33歲那年,蔡明修咬緊牙根搬到台北,開著計程車支撐自己闖蕩影視圈。直到1991年擔任香港導演徐克的《棋王》的臨演,才被賦予演員生涯第一句台詞,同年也順利在蔡明亮導演的單元劇《小市民的天空》,首次擔綱正式角色。
後來又獲張作驥導演賞識,兩人展開近20年的合作關係,影視作品邀約也陸續上門,當你以為蔡明修終於苦盡甘來時,其實不然。
蔡明修為戲痴狂、更為戲自討苦吃,「電影真的誤了我一生」,蔡明修為自己的人生精闢註解,「不過人一生出來,後面就是在等死,至少想活得有意義一點,做這件事情(演戲),我很快樂」。
55歲時,蔡明修有感於台灣電影人才斷層嚴峻,業界氣氛低迷,讓以演戲為志業的他相當失落。所幸這份低潮在學生短片重新找到曙光,拍過幾部學生作品後,蔡明修發現他們雖然技術青澀,卻有著生猛有力、不受限制的多元創意,讓他雙眼發光:「台灣電影有救了」。
看盡片場苦事,蔡明修懂拍片不易,也心疼學生吃不飽、住不好,四處打工湊錢,就為拍出理想作品。蔡明修果斷選擇退休,拿著52萬退休金,省吃儉用,並繼續兼差開計程車,發願以幾近零酬勞方式接拍100部學生短片,角色百無禁忌,從陰暗暴戾的洗衣店老闆到躺棺材的葬儀社社長都行。
「有學生說可不可以6天8000元請蔡爸來演戲,我說不用啦,5000元就好了,但我拍別的業界導演一天就1萬了」,蔡明修也曾自費搭車南下免費幫助學生拍戲,幾乎全台大專院校影視科系都有他的身影。
最瘋的一次,蔡明修回憶,有一年世新大學廣電系學生作品找上他,從大二、大三、大四拍到研究所,一次軋11、12部戲,累到還會不小心叫成不同劇組角色的名字。
以瘋魔特質奮力接戲、拍戲,蔡明修只花3年10個月就達成百部作品目標,「拍完了,但我也慘了,生活費都交不出來,只好把房子賣掉,50元打發一餐」,蔡明修話停頓了會,「但我心甘情願」。
在自己青黃不接之際,蔡明修還會偷偷塞錢給學生,助他們拍片,「我叫他們拿完就忘記,當作沒這回事,希望他們成為很好、很有成就的人」。多年後,許多學生默默在社群平台發文標記蔡明修,「蔡爸,我永遠記得你在我潦倒時給我的幫助」,講述這段故事時,蔡明修的嘴角都忍不住上揚,那是驕傲、也是欣慰。
畢竟年紀也不小,身體還是得顧,蔡明修現在仍接學生短片,但會挑戲接,至於標準,就是「緣分」兩個字。蔡明修自豪表示自己很會看人,「從眼睛、講話,就能知道有沒有,如果有緣分,對方開的價碼我還願意降價,若沒緣分,就會說沒時間演」,隨後補一句,「但我演得作品大部分都會得獎,真的厲害」,自誇都不害臊。
蔡明修如數家珍的分享,在被譽為「金馬獎搖籃」的金穗獎,他出演的作品幾乎都會雀屏入圍、甚至獲獎,聽到學生拿獎,比自己拿獎還開心,「我都幾歲了,年輕人後面時間還很長,我們老的睡一覺起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是空的,得過就好了」,學生得獎有獎金可以拿,「至少可以補貼他們湊錢拍片的費用」。
他也積極鼓勵學生完成作品後,多參加國外影展,希望台灣人作品能被世界各國人認識,「英國、美國、歐洲、義大利、韓國,這些人認同台灣片不錯,主動向你買版權,跟全世界接軌這樣才算成功,不能只在台灣自己放、自己看、自己爽啊,不然我拍學生片幹什麼?」
每次聽到學生興奮地打電話給他,尖叫說「蔡爸我們又入圍紐約、休士頓、某某某國際影展」,就是蔡明修最快樂的時刻,他驕傲表示,「齁,影片好到日本導演、外國記者都來加我臉書,跟我說在國外看過我很多短片」。
近期蔡明修拍業界案子時,抬頭一看,發現劇組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他,一口一口「蔡爸」的喊著,「看到以前的學生變成大電影的主攝影師,真開心,真的很高興,就算我依舊兩袖清風,還是開心」。
至於究竟已累積多少部學生作品,蔡明修說記不得了,只有偶爾臉書回顧動態跳出來驚喜一下:「原來我拍過這部」。不過只要再讓蔡明修多聊幾下,劇中角色的台詞就會啪拉啪拉從嘴中流出,連拍攝場景、鏡頭都依舊清晰,腦子到底裝了多少本劇本,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曉得。
所謂「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即將70歲的蔡明修,現在活得透徹自在,只接自己想接的戲,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坦言16年前就被醫生判定3症纏身:憂鬱症、恐慌症、焦慮症,儘管近年病症已好轉些,沒接戲出門時,蔡明修形容自己就像條蟲,蜷縮在沒有電視12年的家裡,看著兒子下載好的影視作品,「我變成宅男了,沒事我就躲在家」,雖有助防疫,但似乎不大助身心。
蔡明修直言:「現在的我,對什麼事情都沒興趣,只剩下對演戲有興趣」,踏出家門幾乎只為戲約,站在鏡頭前,連續拍個12、16小時「心」都不會累,頂多身體累到透支,在劇組換場景時打了聲鼾,「再對拍戲沒興趣,我想我的人生應該就結束了」。
正想為蔡明修擔心時,他卻激動地拉高音量,這個結束有前提啦,「台灣電影還沒爬起來,不想死啦,現在雖然有爬起來一點點,但還沒到啦,還不想死啦,我會一直拍到回『彼岸』的那天」。
採訪尾聲,蔡明修低聲自白,「講實在話,有時候,現實社會跟拍戲社會我已經搞不清楚了,有時候從戲裡面回到現實,回不回來」。蔡明修說,有時候導演請他試鏡,結果一看到他就說「蔡爸沒問題了,因為你一進來就像在跟我演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究竟哪個是真是假,或許只有戲瘋子蔡明修自己明白,為戲痴狂整輩子,甘願為台灣影視業界新血賣命至最後一刻。
蔡明修(蔡爸)
1953年生於高雄,大榮高工畢業
第50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入圍者
2008年發願協助100部學生短片拍攝
演出作品:
1996年 張作驥作品《忠仔》
1999年 張作驥作品《黑暗之光》
2002年 張作驥作品《美麗時光》
2013年《狀況排除》獲第1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2014年《自由人》入圍第49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
2019年《夏之橘》入圍第54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