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高鐵站擠滿了人,若不是因為外頭的日照猛烈,氣溫高得讓汗水不止,真有種置身過年、熱鬧冬日氣氛的錯覺,繼2012年之後,相隔8年再度出現的日環蝕,讓嘉義這座城市,湧入了與平常比例不符的遊客。高鐵站裡的摩斯漢堡,汪兆謙與熙來攘往的人們差異很大,桌上擺了本《邦查女孩》,細細地翻閱,等待著採訪開始。
73年次的汪兆謙,是「阮劇團」的團長,也是劇團的藝術總監,黝黑膚色搭上深邃的笑容,腔口道地的台語,不是刻板印象中的劇團人樣貌,年輕外貌襯著質樸的南部氣息,年少北上求學的經歷沒沖淡他嘉義人的陽光特質,一見面就讓人印象深刻,周遭那些自北部因朝聖闖入、專屬現代社會的急躁,彷彿與他無關。
「其實我們本來想要用Youtube。」一開口就直入主題,汪兆謙搔著頭,武漢肺炎疫情對於表演藝術團體的衝擊,像是攤甩不開的陰影,陽光如他,談到此事,臉色也黯淡下來。
這半年間,Podcast線上平台突然爆紅,這種類似過往廣播節目的內容,受到許多民眾的注意,但這類頻道大多以輕鬆談話貫穿,沒有過往DJ安排串場音樂,也沒有廣告,紅得令人一頭霧水,汪兆謙笑得很靦腆,說他其實本來也沒有聽過,「我覺得疫情可能有關係啦!」
「阮劇團」算是少數在近期開了Podcast節目的表演藝術團體,說是第一個,可能也不算過分,他們的Podcast今年5月1日上線,至今已經播出8集。汪兆謙說,這個決定來得很快,行動和規劃同時進行,「之前是用錄音筆,空間就是辦公室,收音怪怪的,但這也沒辦法,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苦笑掛在他的臉上。
對於製作Podcast,汪兆謙沒當成過渡時期的小舟,而是以期待能航行、開展劇團另一個可能性的態度規劃,打算長期製作,「我們既然開了,就是要放資源,繼續做下去,不希望因為疫情緩減就漸漸消失。」誠懇的語氣與島嶼南邊的認真,撞擊之後,迸出的是硬頸的味道。
「人生親像大舞台,苦齣、笑虧攏公開,歡迎收聽,阮劇團Podcast,Ladies and gentlemen,MC杰杰,嘉義阮劇團!」這是阮劇團Podcast的固定開場,後面接著一段〈狗仔佮猴仔〉的台語繞口令,大嚷一聲,「啊!這聲好啊!」,那喊聲來得突然,卻叫得通體舒暢。
主持人是一名叫阿杰仔的男子,操著中南部特有沙啞、粗刮的嗓子,語速飛快,時不時呵呵笑的聲音,還有台語特有「吶」、「噠」、「吼」的語助詞,聽著就入了迷,過去那段地下電台總是過度熱烈、卻總是恰到好處陪伴的時光,恍然被悠悠喚醒。
〈這聲好啊!〉用台語讀,其實有慘了、完蛋了的意思,但以此命名,恰巧碰上這段疫情,顯現出莫名的趣味,「這個名字是阿杰想的,當時要做節目時,我叫他想幾個名字給我,我當時就兩個要求,一個要朗朗上口,第二就是一定要台語。」汪兆謙滑著手機,分享那時他們在Line上面的聊天紀錄,當時阿杰還提了「阮心聲」等提議,汪兆謙笑著說,當時一看到他就決定要用〈這聲好啊!〉,還自己畫龍點睛的加了個驚嘆號上去。
「Podcast係一個因緣際會,本來想要做Youtube,是因為是視覺的,毋過強調聽覺的演出,我感覺究實台灣欸表演藝術界,猶無足濟人意識到這件事。」汪兆謙坦白地講,他也不是個聽廣播的人,所以當時看到網路上這樣火熱燒起Podcast的風潮,他也是滿腹疑惑,「但後來想到,現在很多人要通勤,所以開車時還是會聽;家庭主婦做家事時、或是像是上班族在辦公室,得要聽東西啊,就是聽音樂或是聽廣播啊!」,所以他想通了,人們一定都誤會了,廣播根本沒有退流行,「聽資訊」這項需求,絕對不會隨著網路退燒,「廣播這個東西,可能就親像一個朋友。」
製作Podcast,汪兆謙想了很多層次,有了這節目,除了能稍稍擺脫疫情無戲可演的窘境,之後萬一聽眾、受眾增加,還能接業配增加劇團收入。「最重要的是,能夠讓演員維持磨練。」他掛心演員們因為沒有演出,表演的感覺會鬆弛,透過口說、主持加上訪談的廣播訓練,可能可以讓演員的表演細胞持續燒著,不要冷卻下來。
〈這聲好啊!〉30-40分鐘的節目,每週上架一集,汪兆謙以面對一檔演出的態度,要求節目製作的細節,「這段節目,阮希望會當像製作舞台劇彼款,要排練、要討論腳本、要行銷擬定、要企劃,希望係足幼、足幼欸去處理。」這檔節目,汪兆謙設定兩個核心,第一個就是要談論台語的事,畢竟劇團表演本身就以台語為主軸,節目當然得談台語;第二則是要以嘉義在地或是南部的時事為搭配,他希望演員上街找尋題材、與民眾接觸,多了解地方上的生活,透過節目讓更多人知道。
「我開台那天,是找了一個樂團的練琴室,所以第一集、第二集的品質很好,但是我也不好意思逐擺攏佮別人借。」所以後來改成回到劇團辦公室錄音,讓阿杰、助理主持跟來賓對著麥克風聊天,「結果錄了之後,就發現,這聲壞啊!」汪兆謙哈哈的笑了起來,說他那時發現,真的就是邊做邊學,術業還是有專攻。
主持人的角色,也是很快就決定,汪兆謙大力稱讚阿杰,「當時就覺得一定只能是他,他也是我們劇團的台語老師,表演的個人魅力又很強,之前還有很多主持的經驗。」
汪兆謙說,「阮劇團」在2003年創團,表演藝術團體在台灣生存不易,他們這樣遠離北部的劇團,亦相當艱辛,所以與嘉義在地的許多單位都有合作,像這兩年與18銅人合作的台語比賽「十八銅人台語仙拚仙」,就是希望讓演員有練兵的機會,「這個比賽就是找阿杰擔任主持人,所以他已經很熟啦!」
為了節目的豐富,翁兆謙也找來團內的儲備演員擔任阿杰的助理主持,「一方面也可以訓練口條,遇到來賓話少的要補、話多的要讓。」除了助理主持外,汪兆謙認為來賓是讓節目內容豐滿的另一個因素,演員、企劃也為了邀請來賓盡了全力,到目前的8集中,來賓的背景很多元,面孔沒有重複,像是「林聰明沙鍋魚頭」第三代傳人上節目談談家務事、「義興閣掌中劇團」第四代傳人王凱生聊布袋戲、嘉義金曲台語歌手廖士賢論音樂,包羅萬象、熱鬧滾滾。
但是表演藝術團體的現場演出,視覺和聽覺都很重要,只有聲音的Podcast,對於劇團而言可行嗎?汪兆謙說他並不擔心這件事,「我不是希望原本的觀眾透過Podcast來跟我互動,我的目標是,有一群在聽Podcast的聽眾,如果不知道劇場,透過Podcast節目能夠知道我們,進而成為我們的觀眾。」
表演藝術畢竟不像電影、音樂,要接近主流市場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網路讓資訊傳遞的門檻降低,這對表演藝術而言是好事,所以汪兆謙認為,表演藝術不可能獨立於網路之外,一定要「接上線」。
汪兆騫認為Podcast的崛起不是偶然,肯定與過去電台的收聽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現在如果再次出現這個選項,擺在大眾面前,就不會回去了。這件事情的獨特性,不是那麼容易被取代的,他的形式是隨選隨聽。」他說習慣就是這樣,又不是賣蛋塔,突然爆紅之後,熱潮退了蛋塔店就倒光。Podcast現在的爆紅,確實會讓聽眾突然暴增,但是縱使不再熱燒,還是會留下一群基本盤,每天守著喜愛的節目等更新。
「我自己對很多東西都很好奇,所以也不希望創作就是小小世界,而是應該要跟社會有交流的。」5月辦了這個頻道,接下來汪兆謙還有很多的計畫,要培養台語演員、明年要上國家戲劇院的公演,很多事情他還想做、正在做。
「我覺得我算是很幸運,有機會,也很多人照顧我。」那天我們跑到嘉義高鐵站外頭去拍照,「回嘉真好」四個斗大字體的前面,汪兆謙憶起當年的創立劇團的種種,說了這句話。
他說時代一直都在變化,那些變化是挑戰,但這10多年的經驗,讓他學了很多、悟了很多,「我對於這樣的挑戰,抱持比較正面的態度,因為時代變化,對我而言我就有機會。」
回程的車上,「啊!這聲好啊!」這句話不停在耳中迴盪,還有汪兆謙那張溫潤、笑容滿溢的面龐。真的,很好啊。
(本文主照:中央社記者裴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