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有了書店,媽媽終於活成了自己。
這位金門大學學生林卿紜口中的媽媽是來自埔里的林秀惠。因為女兒到金門讀書,林秀惠有了機會親炙離島。她愛上這個島嶼的寧靜與安詳,有了longstay念頭。
而當女兒說「媽,來金門開書店好嗎?」更是觸動她內心深處的嚮往。開書店,不就是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女兒告訴她,這裏很需要一間可以讓人自在看書、買書的獨立書店。
林秀惠的心極度騷動著。
夫婿馬駿逸向來對林秀惠想做的事全力支持,但一想到愛妻要暫捨台灣一切,飄洋過海經營書店,他不免揪著心。由於家中有太多毛孩子,不容許夫妻兩人一起到國境之西開創新生活。「那麼就自己待在台灣,讓妻子圓夢吧!」馬駿逸做了決定。
埔里家中一大群貓狗需要有人照顧,固然是夫妻無法比翼雙飛的因素,但林秀惠一個人到離島打拚,背後其實用心良苦。
4年前,馬駿逸為了修剪樹枝爬到屋頂摔傷,前額葉受創,造成一耳失聰,一耳只剩40%聽力,也失去了嗅覺。自此他個性丕變,連家裡大門都不邁。林秀惠除了內外張羅,還得安撫先生的情緒,備感壓力。
她腦海浮現以前夫妻兩人曾討論天人兩隔的畫面,當時馬駿逸當時的回應是「妳走,我就跟妳」。這樣的說法令林秀惠恐懼,擔心如果自己先走了,先生沒有能力過日子。
到金門開書店部分原因是林秀惠想要「放手」,想要讓先生能夠獨立。
於是2018年11月,「舊事書坊」悄悄開張,店名la meme histoire是法文,意思是「同樣的故事」,女兒取的。
舊事書坊有新書和二手書,新書不打折,是女主人的堅持。林秀惠說,一件新台幣300、400元的衣服,頂多穿一年、兩年,但相同價格的一本書卻可以陪你一輩子。有些顧客請林秀惠訂書,她都會提醒對方「向我訂比較貴」,客人不以為意。
封閉的小島,突然出現了這麼一家優質書店,在地人都在看能撐多久?林秀惠說,當地人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看到太多人起起落落。所以,林秀惠低調開店,一點一滴把書店撐起來。
林秀惠自認一年半來的成績不錯。她不以書本出售的數量來評斷書店成效,她說,自己做的是深耕的工作,一個擁有1700年歷史的金門,有「海濱鄒魯」美名,又出了4、50位進士,文化底蘊如此之深,怎能只有特產店和美妝店呢?
林秀惠認為,文化是一個小鎮或島嶼非常重要的資產,尤其金門地處台灣和大陸中繼站,文化是很大的觀光賣點。
她很高興來店裡看書的人不少,多數是老師、教授和公務人員。她說,其實是書在選人,很感謝開店以來遇到不少優質的貴人,「他們自願走進店裡,和我有很好的互動,我們是磁場相同的人」。
從醫界退休的楊婉霜說,以前在台北,常會在書店選個角落,點一壼茶或來杯咖啡,就坐上一個下午,盡情徜徉書海。她說,「這裡跟台北一樣,我和朋友知道金門有這麼間書店後好高興,我幾乎每天都來。」林秀惠形容楊婉霜是「我們這裡最會看書的人」。
金門大學學生蕭呈穎說,這裡好愜意,餐點特別好吃,如果有買書,就會在這看書。他覺得這個書店可以帶動本地閱讀的氛圍。
由於書本利潤極低,如果單純經營書店,勢必無法維持,賣餐是林秀惠想做的另一件事。她喜歡料理、喜歡分享食農教育,尤其樂在推廣原型食物。她要透過薄油輕鹽,讓大家認知食物的原味,了解飲食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她說,從「詩經」到「紅樓夢」,對飲食的描述記載都表明了飲食文化的重要與意涵。
因此,舊事有了餐飲,不僅可以平衡盈虧,更可讓味蕾與紙本在這裡交織融合,綻放獨特香氣。林秀惠笑說,因為常忘記煮了什麼,所以是無菜單料理;為了不浪費食材,顧客得先預約,每天午、晚餐共限量40到50份。週日不開伙,回歸書店日常。
舊事的餐點有口皆碑,但對原味的堅持,讓她倒貼不少;為了書店的永續經營,她接受建議,今年起調高餐飲價格,出乎意料的是用餐人數不降反增。林秀惠說,價格自動篩選了客人,而且她對自己的烹調有信心,「吃過我東西的人,一定會懷念」。
自費出版是是林秀惠大力推行的方向。她與白象文化合作推出自費出版,由於對岸在出版品管制較嚴格,她想做這一塊,讓對岸的書寫能有更大空間,再以小三通方式,讓出版品能讓作者帶回。
書店伊始,女兒驚訝媽媽能把書店經營得這般舒適;如今看到媽媽的成就感,更是為媽媽開心。林卿紜說,以前媽媽是某人的太太、媽媽,現在大家直呼她『秀惠姐』,透過書店,『媽媽做成了自己』」。
林秀惠說,其實先生給了她很大空間,只是過去她的重心放在家庭,為了照顧獨居的娘家媽媽,從台中搬到埔里;媽媽過世後,她再把公婆帶來埔里,一直到他們終老,「所以女兒會說我一直沒有自己」。
書店開張一個月後,軍旅出身的馬駿逸就明白太太的用意,他告訴林秀惠:「你放心,我是軍人,我可以好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