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藝術和用來賣的藝術

或許說真話、反映真實的創作,才是藝術本來應有的面貌
2019/4/3
文:鄭景雯

「表裡不一」如今已成為許多人的習慣,便宜行事的工具,甚至是信仰。就像有人說「經濟100分、政治0分」,但誰也不懂什麼東西是幾分,葫蘆裡的藥成分、療效都不明。蜂擁追隨的粉絲卻也顧不了那麼多,依舊挺到底。「深究一件事」這樣的一件事,早已成了奢望。姐聊的不只是政治,在藝術拍賣界,也常常有似曾相識的場景。

文化路線有多種類型,舉凡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出版、電影、文化政策等,都被歸類在廣義的文化裡,然而藝術拍賣一直是我最難以定義的「文化」。藝術拍賣現場的人們似乎都得穿著高雅貴氣,才能配得上每件至少6位數字起跳的藝術品,單是這樣就讓我感到渾身不自在。

更別說進到拍賣會場內,坐在台下的每位藏家,最後在乎的只剩藝術品的「價格」,沒有人在深究藝術品本身。最後會把畫作來龍去脈講得透徹的,多半是買不起畫作以及只能在網上嘴砲的我。

藝術圈有個惡搞藝術拍賣出名的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西(Banksy),經常用創作和行動,嘲諷這個不究其理,又時常被謊言欺騙的社會大眾。多年前班克西在紐約住了一個多月,期間創作超過20件作品,最後他把作品交給一位在中央公園擺攤的老先生,想當然爾,沒人知道這些是班克西的真跡,老先生一天只賣出4件作品。

這個事情最後被影像拍了下來,引起轟動,然而班克西要傳達的訊息是:「蠢蛋們看清楚了,當一件作品價值20萬歐元,你們爭得頭破血流去買,但當它價格低廉時,卻沒人有興趣。」

同樣的嘲諷方式,班克西在2018年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拍」又玩了一次,當《氣球女孩》落槌後,畫作卻被被隱藏在畫框裡的碎紙裝置絞為碎紙,像是呼應他2006年創作的〈一群傻子〉(Morons)。畫作裡描繪藝術拍賣現場,然而眾人在競標的卻是一張上面寫著「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 (真不敢相信你們這些白癡掏錢買這垃圾!)。」當班克西的作品越是反資本、反虛偽政治、反戰,那群他反對的人,就越是熱衷於收藏他的作品。

這手段或許比檯面上的大人物高明,直接告訴你我賣什麼藥,但也別乞求買了作品之後,就能聽到班克西喊你一聲爹,他甚至可能還會賞你一巴掌。但或許這樣說真話、反映真實的創作,才是藝術本來應有的面貌。

172.30.1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