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終有一天 要讓非洲自立

2012/9/13 13: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挑戰是不斷的,需要也永遠存在,但饑荒並不是在同一個地方反反覆覆。」杜明翰說,世界展望會在每個地區設定10到15年的工作期間,目標是讓該地區能夠自立。

文/張淑伶 (中央社記者)

非洲東北部的肯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爆發60年來最嚴重的饑荒,估計有1,200萬人受影響,規模比1985年衣索比亞百萬人饑荒還要大,中華民國政府已捐出白米1,000多公噸,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負責運送賑災。當全世界投入救援之際,許多人不免疑惑:非洲為何饑荒不斷?外界資助對這個地方有用嗎?本刊專訪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談非洲旱災的原因以及援助工作的意義。

殖民貽害讓非洲先天不良

相對於多數台灣人對非洲概念的模糊,還停留在「一群黑人、骯髒、落後」的想像,去過非洲十幾次的杜明翰說,「非洲是很美麗的大陸,人很善良,文化也很多元。只是歐洲殖民者沒有真正開發這裡,只想取得這裡的資源,只把這兒當作避寒勝地。」他一語道出現今非洲種種悲劇的遠因。

1950、60年代,非洲國家紛紛獨立,但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沒有建立,政府功能沒有妥善發揮,加上殖民母國任意畫定疆界造成的種族衝突,以及彼此爭奪石油、鑽石等資源,這些都是非洲「先天不良」之處。

由於環境保育不夠,非洲的土壤流失非常嚴重,而這十幾年來的全球暖化,更使糧食歉收的情況惡化。這次「非洲之角」遭逢大旱,雨量只有過去平均值的20%。據杜明翰觀察,這次大饑荒之前,早在2009年就已出現端倪,當時降雨的不可預測性越來越高,已陸續出現小饑荒。史瓦濟蘭人告訴杜明翰,過去玉米收成夠一年食用,現在只夠支撐一個半月,收成明顯減少。

援助目標:讓對方自立

糧荒對一個國家的衝擊,不只是一時,更延伸到未來。就算能躲過死亡威脅,但倖存的零到五歲營養不良幼童,未來一生的腦部和身體發育可能都已受到損害。此外,許多父母為了尋找食物必須遠離家園,留下孩子與老人在家,於是一個個家庭被迫拆散。

這次非洲大饑荒,包括世展會在內的各個募款機構都是以緊急救援為目標,事實上,世展會也作一些長期性的支援工作,譬如在衣索比亞,他們就與聯合國糧食計畫(WFP)合作,實施灌溉系統和地下水工程。

不論在世界各地,世展會進駐每個計畫區時,都會設定10到15年的工作期間,目標是讓該地區能夠自立。杜明翰說,「我們很重視empowerment(授權),不是只有給物資,還有教技術、完成水資源相關基礎建設、提供教育課程、甚至還有領袖訓練。」

「我們每到新計劃區都會說,你們才是主人,我們是來陪伴你的,也向你們學習。」不因幫助別人就展現高姿態,也不讓對方變成依賴,杜明翰說,他們秉持的是「working with the poor(和貧窮人一起工作)」的精神,就和耶穌基督一樣。

世展會沒賄賂當地政府

對捐贈金錢或物資援助非洲的民眾來說,最關心的就是,這些東西真的能被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嗎?這次饑荒最嚴重的索馬利亞南部就有叛軍把人道組織趕走,而當地約有200多萬饑民,已有約3萬幼童餓死。

在政治情勢複雜、政府作業不夠透明的地區如非洲,捐款能否妥善運用是一大挑戰。物資被政治人物中飽私囊或有所聞,但杜明翰強調「世展會沒有一毛錢給過當地政府,因為我們都自己送(物資),不透過他們。」藉著跟當地教會、組織建立關係,把救援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他說,世展會已經成立60多年,在很多國家已度過那段建立信任的期間,大部分的政治勢力並不為難他們。多數台灣人也許會覺得驚訝,台灣世展會在政治動盪的阿富汗建學校和兒童醫院,在約旦、加薩走廊也是很重要的援助機構,甚至在北韓設有麵條工廠,「北韓官員來台灣時還送我們兩面獎狀」。

改變正在發生

數十年來,各國募款救非洲的行動從沒斷過,非洲最令人感到挫折的,是饑荒反覆出現,看似永無止境。有些國外學者甚至認為,不該再援助下去了,因為沒有用,甚至還可能導致當地政府更無能。但是,對第一線的工作者如世界展望會人員來說,他們其實已經看到了非洲的改變。

杜明翰分享自身經驗,六年前到史瓦濟蘭的社區,當時愛滋病感染率約38%,看到那些愛滋媽媽的感覺是沒有希望的;今年再去,則看到社區互助的一面,愛滋感染率也降為26%。十幾年前衣索比亞遭受饑荒的地區,原是一片蠻荒,經過世展會長期造林、讓土地恢復地力後,去年他也看到其中某些地方的果樹已結出橘子、柳丁。「挑戰是不斷的,需要也永遠存在,但並不是在同一個地方反反覆覆。」他的這段話,應該可以鼓舞許多人。

請以實際行動關懷

世上有一群人在挨餓,同時卻有更多人豐衣足食,這無論如何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事。1985年衣索比亞饑荒時,西方重量級藝人同心協力為非洲合唱,We Arethe World(四海一家)之聲傳遍世界,這首歌募了約2億美元;部落客周星星語帶諷刺批評,2011年的現在,是不是因為Lady Gaga沒有出手辦「Lady Aid」活動、沒有出單曲 I Are the World,所以許多人就提不起勁關懷遙遠的非洲?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即使少了名人帶頭,在一個進步的社會裡,關懷與幫助他人應該是多數人的本能。未來半年仍需積極為非洲饑民募款,世展會預估募集4,900萬美金,否則將可能有50萬名兒童會死亡,「現在募款金額還是很不夠」。杜明翰訪談結束前不忘呼籲大家以實際行動關懷非洲。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