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股東創造財富

發稿時間:2022/03/25
為股東創造財富
為股東創造財富
作者|威廉.索恩戴克
譯者|威廉.索恩戴克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16

  好的執行長,就是能為股東帶來長期獲利的「高績效執行長」。一個資本配置者,對這本書內描述的非典型經營者一定會有共鳴,本書作者從資本配置這個獨特的切入點,探討這些執行長成功的秘訣:極為講求實際與理性,忠於自我,絕不隨波逐流。書中觀點新穎,聰明機智,引人深思,讀完深受助益。

文章節錄

《為股東創造財富:高績效執行長做對的8件事,巴菲特、《從A到A+》作者柯林斯推薦必讀》

第6章 公開槓桿收購(摘錄)

►►►比爾.史帝萊茲與普瑞納公司

▼打造高績效,非典型執行長做對什麼?

▍計算勝率的資本配置

  麥可.莫布新(Michael Mauboussin)是美盛集團(Legg Mason)現今備受尊崇的投資者。他曾在1980年代中期服務於德崇證券(Drexel Burnham),這段期間他的第一項研究,便是報導史帝萊茲及普瑞納公司,因此對這位特立獨行的普瑞納執行長產生敬佩之意,並且在早期根據他導師艾倫.葛瑞帝特(Alan Greditor,史帝萊茲頗為尊重的傑出華爾街分析師)的報告,製作了一份探討普瑞納的詳盡研究報告。在葛瑞帝特的指導下,莫柏辛漸漸領略史帝萊茲的特殊資本配置方法。

  當我請莫布新說明史帝萊茲與眾不同的成功關鍵是什麼時,他是這麼跟我說的:「想要有效配置資本……就必須具備特定的性格。想要成功,你就必須像投資人一樣,不動感情且基於可能性來思考,並且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沉著,而史帝萊茲恰好擁有這種思維模式。」

  史帝萊茲把資本配置比喻成打撲克牌,其中的關鍵技巧在於能夠計算勝率、解讀對手的個性,並在勝率極大時下重注。他既是積極的收購者,也會適時出售事業,或是分拆他認為成熟或被華爾街低估的事業。

  長期擔任高盛分析師的諾美.蓋茲(Nomi Ghez)跟我強調說,食品產業在傳統上一直是很賺錢、可預期、大致呈現低成長的產業。在這些上市公司的執行長中,只有史帝萊茲看出這些特色,並且擬定出一套新方法來最佳化公司利益。事實上,他會透過積極部署槓桿,來大幅提升報酬率、淘汰獲利能力較差的企業、收購相關企業,以及積極買回庫藏股,徹底改變了既有的模式。他採用的方法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先驅,例如KKR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如出一轍。KKR集團曾經成功瞄準績效欠佳的消費性商品公司,像是貝萃斯食品(Beatrice Foods),以及之後的雷諾納貝斯克(RJR Nabisco),進行早期的一些大規模槓桿收購(LBO)——事實上,史帝萊茲也是貝萃斯食品及雷諾納貝斯克的競標者,不過沒得標。他也曾參與吉列(Gillette)以及佳得樂(Gatorade)的競標,不過也一樣沒成功。

  在史帝萊茲任內,普瑞納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內部現金流量、舉債,以及集中於早期的資產出售的收益。

  營運現金流量是史帝萊茲執掌公司時,相當重要且持續增加的資金來源。在他的管理下,普瑞納的利潤穩定增加,反映公司重心轉向品牌產品,以及更加精簡分權的營運理念。到了出售予雀巢之時,普瑞納已成為消費性商品產業中利潤最高的公司。

  史帝萊茲是消費性商品公司的執行長中,率先使用借貸的先驅,此做法對這個長期以來財務管理作風十分保守的產業而言,簡直是異端;不過,史帝萊茲了解,審慎運用槓桿可以大幅提升公司的報酬率,並且認為,擁有可預期現金流量的企業應利用舉債提升公司的報酬率,所以積極運用槓桿,籌措買回庫藏股收及收購的資金,他最大的兩筆收購,勁量電池及大陸烘焙,就是以此方式措籌資金。在他任內,普瑞納一直維持高於業界水準的負債現金流量比。

▍在公開市場擇機實施庫藏股

  史帝萊茲是消費性商品產業中,率先執行買回庫藏股的先行者。在1980年代早期,也就是他開始買回庫藏股之時,庫藏股買回仍是相當不尋常、且具爭議性的做法。有一位普瑞納董事在當時就說道:「你為何想要縮減公司的規模?難道沒有任何其他值得投入的成長計畫了嗎?」不過,史帝萊茲認為,買回庫藏股是他最有可能進行的投資,在說服董事會支持他之後,他成為積極的庫藏股買回者,最後買回高達60%的普瑞納股票,在本書探討的執行長中,他僅次於亨利.辛格頓。這些股票後來為他賺進很有吸引力的報酬,長期平均內部投資報酬率達13%。

  不過,他也是相當節制的買家,寧願在公開市場擇機買回,也不願執行較大規模的公開收購,以免過早抬高股價。他都是趁本益比跌落至週期性的低點時持續買回。(史帝萊茲甚至還親自洽談了買回庫藏股的經紀費率折數。)

  史帝萊茲認為,買回庫藏股的收益是其他內部資本投資決策的便利指標,尤其是收購。如同長期擔任其副手的帕特.穆卡伊(Pat Mulcahy)所言:「我們一直都把買回庫藏股的報酬當做投資決策的報酬門檻。如果我們有些許的把握某項收購能夠超越此報酬,這項收購就值得執行。」 反之,如果某項潛在收購的報酬無法明顯超越買回庫藏股的報酬,史帝萊茲就會略過這項收購。

  史帝萊茲在收購時,會鎖定公司的優勢,購買他認為可透過普瑞納的行銷專業及配銷力提升的事業。他偏好前任經營者管理不善的公司,而且並非巧合的是,他的兩個最大規模的收購,包括大陸烘焙與勁量電池,都是原本在大企業集團內不受重視的小部門。這兩筆收購的長期報酬都相當出色——勁量電池在十四年間產出21%的年化報酬率,大陸烘焙則在十一年的持有期間產出13%的報酬率。

  史帝萊茲會以直接接洽賣家的方式爭取收購,盡量避開競爭激烈的競標。例如,大陸烘培的收購就是透過直接致函ITT董事長蘭德.艾拉斯科(Rand Araskog)爭取而來,所以避開了競標。

  史帝萊茲認為,普瑞納只應尋求在保守假設下報酬具有吸引力的機會,他認為詳細的財務模型只是假精準,所以不屑採用,而是把焦點放在少數幾項關鍵變數,包括市場成長、薪資、改善營運的潛力,以及必要的現金產出能力。他曾經告訴我說:「我在乎的,真的就只有輸入模型的關鍵假設。我最先想要了解的是,在市場內的潛在趨勢,也就是市場的成長以及競爭動力。」

  史帝萊茲對消費性商品產業早期的槓桿收購有相當的了解,並且有意識地運用類似私募股權投資的思維模式。針對他的管理觀念,穆卡伊作了很棒的總結:「史帝萊茲經營普瑞納的方式有點像是槓桿收購。他率先看出在現金流量充沛且可預期的情況下,提高槓桿的好處……他直接把消耗現金的事業淘汰掉(無論這些事業的起源為何)……並透過大規模的買回庫藏股,以及偶一為之且符合公司報酬目標的收購,更深入地投資於現有的強大事業。」

  史帝萊茲懂得掌握消費性商品行銷專業的重點,擁有敏銳的財務頭腦,並把重心放在EBITDA及年化報酬率等新穎的指標(這些指標後來逐漸成為剛起步私募股權投資產業的共通語言),避免使用財報盈餘及賬面價值等較傳統的會計基準(這些是華爾街當時偏好的財務指標)。他尤其不屑參考賬面價值,某一次他難得出席產業會議時,曾直接公開表示:「賬面價值對我們產業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根據長期分析師約翰.比爾巴斯(John Bierbusse)的說法,此話一出,全場人士詫異不已,陷入沉默。莫柏辛補充道:「你必須擁有剛強的意志,才能略過賬面價值、每股盈餘和其他不一定與獲利現實相關的標準會計指標。」

▍領導力就是分析力

  史帝萊茲十分獨立,對外部顧問的建議不屑一顧。他認為市場太過強調「魅力」這項管理特質,然而分析技巧才是執行長的重要必備條件,也是獨立思考的關鍵:「若是缺乏這項特質,執行長就得任憑他們的銀行家和財務長擺佈。」史帝萊茲注意到,許多執行長都是出身自不要求這種分析能力的職務領域,例如像是法務、行銷、製造、銷售等,但是他認為缺乏這項特質是相當嚴重的缺陷。他的忠告很簡單:「領導能力就是分析能力。」

  這種獨立的思維使他對外部顧問抱持根深蒂固且近乎不信任的懷疑態度,尤其是投資銀行家。史帝萊茲曾用「寄生」這個字眼形容投資銀行家。他在使用顧問方面十分精準,不但會盡量減少人數,還會針對目標審慎選用,且總會積極洽談費用。他曾經因為覺得銀行家索價過高,而暫時擱置數10億美元的雀巢交易。他會刻意針對不同的交易使用不同的銀行家,讓他們知道他不是非得找他們不可。

  他還有一個眾所熟知的作風:他習慣獨自出席重要的「盡職調查」會議或協商,一個人面對會議桌對面眾多的銀行家和律師,而且十分享受這種特立獨行的作風。一位當時高盛的銀行家曾向我敘述,在雷諾納貝斯克出售期間,某次深夜「盡職調查」會議的一段往事:史帝萊茲那時獨自來到高盛辦公室的會議室,只帶了一本黃色標準拍紙簿,開始逐一確認關鍵的營運資料,然後報上他的出價,便回家睡覺了。他積極參與且享受投資的過程,在賣出普瑞納之後,開始積極管理一家主要由他出資的投資合夥公司。

  史帝萊茲很珍惜自己的時間,避免加入高調又耗時的慈善委員會,也避免參加「多半是在浪費時間」的輕鬆午餐聚會。如同他所解釋的:「這些活動占用太多時間了,所以我不去參加。」不過,他倒是會騰出自己的時間,去參加別家公司的董事會,他認為這是絕無僅有、能讓他接觸新情境和新想法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八旗出版《為股東創造財富》)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