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崛起 南韓時髦消費法
南韓民眾十分信任自家品牌,對於新型態的付款工具嘗鮮與接受意願高。主要的社交網路服務及手機業者更趁勢跳進行動支付市場,而Naver Pay、Kakao Pay、Samsung Pay無疑是南韓行動支付市場三強。
文/白兆美 (本刊特約記者) 圖/三星電子公司提供
經歷驚濤駭浪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南韓經濟從谷底爬升。其中,最讓人刮目相看的首推資訊科技、手機應用軟體、文化內容等產業。近十幾年來,本土品牌在國際上的普及率與知名度,足以媲美日本電子品牌與文創商品。
智慧手機的普及、追求更簡便迅速的結帳方式、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光棍節」業績的刺激等,都讓結合金融與科技的「FinTech」服務在南韓掀起熱潮,主要的社交網路服務(SNS)及手機業者更趁勢跳進行動支付市場。
「Fi nTe ch」行動支付服務在南韓剛起步,而Naver Pay、Kakao Pay、Samsung Pay無疑是南韓行動支付市場三強。
南韓民眾十分信任自家品牌, 對於新型態的付款工具嘗鮮與接受意願高,其中Samsung Pay 服務範圍已從南韓擴展至美國、中國、西班牙、澳洲、新加坡、巴西等七國,很快就要進軍台灣、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在擴展市場版圖方面,更喊出要趕超蘋果Apple Pay。
南韓在電競遊戲、高速網路普及率、本國品牌社交網路服務使用率方面,成績斐然。以SNS 為例,Kakao Talk自2010年3月開啟服務以來,網站會員早已突破1億人。所以,Kakao Talk在2014年9月開啟第三方支付服務─Kakao Pay之後,至2015年上半年,在南韓的使用人口已達到1,300萬人。
而「Line」的母公司Naver推出的Naver Pay,每月實際使用會員高達550萬人,2016年10月止的交易額逾2.8億韓元(約新台幣820 萬元),趕超Kakao Pay的態勢十分明顯。
手機大廠三星的Samsung Pay 於2015年8月加入第三方支付服務市場,其最大優勢是能同時支援近場通訊(NFC)與磁條讀卡器驗證功能(MST),支付媒介涵蓋廣。
智慧型手機幾乎都載有NFC 功能,但商用普及率不高。以南韓為例,可透過NFC結帳的POS 終端機普及率僅5%,使用率非常低落。相對的,同時支援MST 的Samsung Pay可在南韓90%以上的商店結帳。如此發展下去很可能改變南韓人的結帳習慣─ 從掏出信用卡刷卡,轉變為伸出手機感應。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根據韓國銀行2016 年11月公布的「新種電子支付服務統計」顯示,使用智慧手機以本國品牌Naver Pay、Kakao Pay、Samsung Pay等結帳的件數,從2016年第一季每日平均44萬筆, 到第二季增為每日平均81萬筆, 呈現近倍數成長;結帳金額由第一季每日平均135億韓元,擴大到第二季每日平均207億韓元。第三方支付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網路購物、線上結帳等資訊與通訊科技產業、物流製造業。
根據南韓Wise App公布的數據,2016年7月至10月(不含Naver Pay或Kakao Pay等需要特定程式的軟體)國內下載行動支付應用程式人數,以Samsung Pay的944.8萬人最多。
以使用者性別與年齡層觀察,Samsung Pay使用者男女比例大約為六比四,年齡層以30? 39歲占32.8%最高,其次依序為20?29歲(25.8%)、40?49歲(23.6%),50歲以上12.7%,10 幾歲青少年則有5.2%。
Wise App公司認為Samsung Pay之所以迅速獲得使用者青睞, 歸功於它能夠同時支援NFC與MST,可以在所有適用於塑膠貨幣(信用卡)的結帳工具上使用。
但不能只看迅速增加的亮眼數據。如與既有的信用卡、金融簽帳卡相比,南韓的手機第三方支付使用率,不過占全國2%以下而已,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改變消費者結帳習慣也是一大課題。(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7年3月號;訂閱 《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