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農人市場 任買家自採
今天,食安問題讓消費者情願多費點車程,到鄉村地區的農人市場購買食品。農人市場強調天然、有機,讓人食的安心,故生意愈來愈旺,有的農人市場規模幾乎不輸超市。
文、攝影 張若霆
加拿大安大略省霍頓山市(Halton Hills)約翰及琳達‧羅素(John & Linda Russell)夫婦,在自家後院經營家庭農場,種植草莓、李子、梨子、蘋果、番茄、黃瓜、花椰菜等蔬果。
他們種植的農產品完全天然,不用農藥。農產品收成後, 只在自家前院擺攤販賣,不售給超級市場。春天的草莓與秋天的蘋果成熟後,還開放後院任民眾自採,收費公道。
由於產品天然,又沒有中間商的剝削,約翰及琳達‧羅素的自營農場生意,從春天到秋天, 始終興旺,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絡繹於途。
約翰表示,雖然安大略省的冬季長達半年,但他全年都十分忙碌。冬天時全省冰天雪地, 雖無生意可做,但仍需照顧農場中種植的果樹,替它們修枝。
約翰及琳達‧羅素的農場沒有超市一樣的廣告,只在網路上專門介紹蘋果園的網站(Orange Pippin)有地址登錄, 及自己設在路邊的廣告看板。即使如此,他們的生意還是做不完。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類似約翰及琳達‧羅素這樣的家庭農場,安大略省不在少數,它的發源,實可以溯自200 年前。1780年,安大略省京斯頓市(Kingston)開設了第一間農人市場。隨著歐洲移民陸續進入安大略省,各地的農人市場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當時的超市尚不發達,故農人市場十分受歡迎。
1970年代,現代化的超市勃興後,農人市場一度沒落。為維持安大略省傳統農業於不墜,安大略省農產品暨鄉村事務廳(Ontar io Minist ry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Rural Affairs)與安大略省農人市場協會(Farmers' Markets Ontario) 合作,補助及協助研發私人農場,終於扭轉農人市場沒落的趨勢。其他省分亦追隨安大略省腳步,積極鼓勵私人農業的發展。
1991年,在安大略省政府及農人市場協會的努力下,安大略省的農人市場,從1980年代的60間不到,激增至約180間。今天,由於食安問題,消費者情願多費一點車程,到鄉村地區的農人市場購買食品。農人市場強調天然,有機,讓人食的安心,故生意愈來愈旺,有的農人市場規模幾乎不輸超市。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農人市場由於愈來愈受人們歡迎,頭腦動得快的農民乃合作共赴市區內設立農人市場, 方便城市消費者採購。即使如此,許多消費者仍願在週末或休假期間赴郊外的農人市場採買。一方面更相信私人農場產品品質,另一方面全家也可藉此機會郊遊一番。
根據統計,僅安大略一省,每 年農人市場的銷售金額即達6 億加元(約台幣174億元),其漣漪效應,可為安大略省帶來18 億加元的經濟效益。全省約有2 萬7,000人直接與農人市場衍生的工作有關。
農人市場不但帶給消費者安心食品,其周遭的商業亦受益無窮。因為當消費者駕車赴郊區的農人市場時,他們也可能會在路上經過的商店停留,購買一些商品。故安大略省農產品暨鄉村事務廳推廣省內小農產品,也連帶地推動當地社區經濟發展。
安大略省的小農經濟對年輕人亦十分有吸引力。由於家庭農場經營成本低,利潤不差,許多年輕人將之視為創業的第一步。待資本充足後,再自己開店當老闆。(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5年11月號;訂閱 《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