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4年8月
辦奧運,過去是國際大城市以及想躋身國際大城市爭破頭的香餑餑,如今卻連續兩屆出現唯一競選城市的場面。支持與反對陣營其中一個爭論點是,熱鬧辦了奧運,對經濟有幫助嗎?
全球中央2024年8月

比亞迪長驅直入  德工業大國敲響警鐘  

2024/8/15 15:47(8/15 15: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今年歐國盃12家主要贊助商有5家來自中國品牌,包括全球速賣通、支付寶、海信、vivo與比亞迪。
今年歐國盃12家主要贊助商有5家來自中國品牌,包括全球速賣通、支付寶、海信、vivo與比亞迪。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品牌比亞迪強勢進入歐洲大眾視野,讓以汽車工業聞名的德國警惕。分析指出,德國曾認為威權國家無法在創新和自由度上與民主國家競爭,這是巨大誤判。

文、攝影/林尚縈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7月5日,歐洲國家盃足球賽主辦國德國在布蘭登堡門架起巨大螢幕,上萬球迷湧入觀看德國與西班牙兩支歐洲勁旅對戰,德國隊後起新秀費爾茨(Florian Wirtz)在第89分射門追平比數,全場歡聲雷動之際,場邊廣告牌閃爍著三個斗大字母—「BYD」。

人們紛紛問起賽事間隨處可見的「BYD」是什麼,網友因為發音近似說它可能是一種釀造發酵啤酒的大木桶(Bütt);知識型YouTuber解釋,它是近年威脅特斯拉全球市占率首位的中國電動車品牌;媒體則開始探討,為什麼主辦國各大球場邊看到的汽車贊助商是比亞迪(BYD)而不是國產品牌福斯汽車(Volkswagen)?

中國電動車進軍歐盟  德國汽車工業拉警報

贊助歐國盃的比亞迪強勢進入歐洲大眾視野,其實以汽車工業聞名的德國早備受挑戰。在新能源車領域,「德國製造」全球市占率正萎縮,根據國際產業機構MarkLines,今年1月以來,福斯於西歐的銷量比2023年同期減少20%;而在汽車內需市場最大的中國,狀況同樣不容樂觀,去年福斯首度失去15年來汽車銷售冠軍寶座,僅售出22萬4,000多輛,比專注生產電動車的比亞迪少近1萬台。

不僅汽車,德國其他優勢產業也面臨衰退。德意志銀行最新發布的《德國監測報告》(Deutschland Monitor)指出,2023年化學工業的生產水準比2017年下滑22%;機械製造則下降1.3%,德銀預估2024年將進一步下降4%。

專家警告,工業萎縮將造成深遠影響,以汽車產業為例,它涉及超過300萬直接與間接就業人口。此外德國每年投入GDP的3%於研發與創新,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福斯等汽車龍頭企業,一旦向電動車轉型的挑戰失敗,不僅衝擊經濟與社會,也為國家未來鋪下不確定的前景。

德國發展電動車三缺:原料、電池、便宜能源

德國北部的呂訥堡是中歐最大的石楠棲地,夏末會開出滿山遍野的紫色石楠花海
,因而有「德國的普羅旺斯」之稱。今年4月,當地發起請願,超過2萬居民連署抗議能源公司Neptune Energy的鋰礦開採計畫。發起人馬爾克(Marco Fenchel)說:「我曾目睹鋰開採對自然造成的破壞。在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鋰三角』地區,鋰的密集開採使得鹽湖嚴重沙漠化。」

面對反對聲浪,該邦經濟部長舒爾茲(Sven Schulze)表示將繼續支持鋰礦開採。他在受訪時說:「如果德國想發展電動車或電池技術,就不能只依賴來自南美和中國的原物料。」

目前德國工業所需的鋰100%依賴進口,德國正加緊步伐建造電池工廠並在國內探勘鋰等關鍵資源,以減少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不僅呂訥堡,包括萊茵河上游和德國、捷克邊境的厄爾士山脈,都在鋰礦開發計畫之中。

除了原料與電池的缺乏,能源轉型與俄烏戰爭使得生產成本不斷攀升、企業出走,也是德國工業正面臨的危機。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研究指出,中型電動車每輛生產成本因能源價格不斷上漲,五年內將增加1,300歐元(約新台幣4萬4,610元),與此同時吸引德國車廠與零件供應商到當地設廠,在先天原物料供應不足、後天政策支持不力的情況下,產業外移是無可避免的現象。

以技術交換廉價商品  德國誤判中國競爭力

工業疲軟甚至帶來了危及公民生命的醫療風險。「德國之聲」5月發布的紀錄片《龍之顎—如何應對中國?》中,調查記者從一名因抗生素供應不足導致小男孩安東肺炎加劇的故事出發,梳理德國工業是如何因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一步步走向衰亡。

紀錄片提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便是青黴素與頭孢菌素製造中心的城市霍斯特(Höchst),近20年受中國抗生素廉價傾銷衝擊,使得本土製造的抗生素逐漸失去市場,工廠不得不停產。目前德國90%的抗生素來自中國,一旦供應鏈斷裂,患者可能因得不到及時治療面臨生命危險。

針對德國製藥、汽車等優勢產業走向衰弱的中國因素,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亞洲計畫主任歐特爾(Janka Oertel)提到,德國曾經認為威權國家無法在創新和自由度上與民主國家競爭,這是巨大的誤判。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呂利希(Tim Rühlig)進一步解釋,這種誤判使得德國過去20年低估了中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自信地「以技術交換廉價商品」,最終導致德國工業在某些領域被中國超越。

紀錄片最後,經過悉心治療,小男孩安東健康地走出醫院;2024年歐國盃的德國隊則沒有那麼幸運,進入延長賽後以2:1惜敗西班牙。觀看球賽的聚會上,於福斯汽車集團總部工作的朋友向記者分享,公司已宣布今年不升職不加薪,而在一片低氣壓中,只剩下電視螢幕裡的「BYD」廣告在球場邊閃爍,像極了一抹正揚起的勝利微笑。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重遊歐洲屋脊少女峰  美景美食刺激體驗全包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