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掀程式教育熱 學習應重邏輯與興趣
家長想讓孩子早一點接觸程式設計,一開始不用以學習程式語言為目標,而應以性向測驗為導向。
文/陳至中 (中央社記者)
ChatGPT等生成式AI(人工智慧)發展掀起討論,也帶動一波學習風潮,爸媽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但專家建議,應從興趣培養著手,瞭解電腦運算邏輯,再逐步學習程式語言。
台灣近年大學申請入學、考試分發等管道,資工和電機科系一直是最熱門的志願,補教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曾形容是「大電資時代」,尤其是二類組學生更傾向「選系不選校」。而隨著ChatGPT議題火熱,以及政府政策引導大學擴增資通訊名額,許多高中生也急著投入APCS(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以求在甄選搶得先機。
AI改變人類學習方法 須更重視邏輯思辨
中原大學教務長、資管系教授皮世明接受《全球中央》採訪表示,ChatGPT確實帶動一波風潮,已經蓋過「元宇宙」,上一次有這樣的討論熱度,可能要回到AI圍棋軟體AlphaGo打敗人類棋王時。
皮世明表示,教育界普遍認為應對AI的發展抱持開放態度,師生都可善用ChatGPT等工具提升教學效率。然而必須告訴學生,不能把ChatGPT當成搜尋引擎,生成出來的內容可以參考,但還是要查證和咀嚼消化。
皮世明指出,AI只會愈來愈強大,人類的學習方法也要相應改變,必須更重視邏輯思辨,才能善用科技提升效率。不過他認為,以往程式設計的基本訓練還是相當重要,他幽默地說,未來大學可能開學前三週先把學生關起來,在不能使用AI的情況下練好程式基本功,第四週開始開放用AI,就能突飛猛進。
被問到是否要讓國小、幼兒園的學童及早學習AI科技,皮世明說:「有個愉快的童年還是比較重要。」且他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即便不特別去學,也很容易接觸3C、資訊工具,產生興趣後自然會願意深入學習。如果家長太早逼迫孩子去學程式語言,可能適得其反,澆熄熱情和樂趣。
學程式語言要適齡適性 過早接觸恐揠苗助長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主任禹良治表示,大學想往AI發展,程式語言一定是必備知識,但家長要不要急著讓孩子去學程式語言,則是另一回事。他認為還是要以性向為主,可以先讓孩子體驗,如果一去學就上手,表示有天分,就可以繼續加深加廣;如果學了感覺普普通通、沒有太大興趣,也不要強求。
禹良治提醒,任何學習都須「適齡」,就像是教國小學生數學,如果一下子就教到國中程度,孩子聽不懂,並不是天賦不夠,純粹是年齡還不到。
禹良治建議,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早一點接觸程式設計,一開始不用以學習程式語言為目標,而應以性向測驗為導向。例如用拼積木、模組的方式,引導孩子逐步學會計算機的邏輯,到國中高年紀再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程式語言,也不算晚。
禹良治認為,要求國高中生在升大學前,就要有很好的程式能力,「那真的是非常少數」,這類有天賦的學生可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進入資訊科系。但在禹良治的教學生涯中,也不乏有很晚才開竅的學生,到大三、大四開始突飛猛進。
另外,禹良治也說,就算不喜歡程式設計,也不見得跟AI絕緣。他提到,隨著AI技術的發展,未來應用面會愈來愈廣泛,需要有一個團隊與工程師協同,「我可能做不出ChatGPT,但我能善用它,這也是一種能力」。
AI產業不只需研發人才 大廠攬才包技職全班
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近期常受邀到各地為高中生演講,她提到,許多學子嚮往熱門的AI領域,卻苦於學科能力沒到頂級,或是有一兩科較不理想,難以跨入熱門國立大學門檻。
魏佳卉點出另一個途徑,可考慮「四技申請入學」管道,今年共有64校提供7,960個名額,且多半是熱門產業相關科系。
魏佳卉表示,外界提及AI等產業,多半想到的是研發型人才,但其實產業也需要大量實作人才,大廠更不吝於開出高額薪資,連科大暑假實習,都有約新台幣3.5萬元的津貼,「實習兩個月,學費就有了」。
「每家廠商都在擴產能,卻不知道員工在哪裡。」魏佳卉說,想往資通訊產業發展的學生,不見得非得到頂尖學府,走科大和產業對接的科系,很早就能接觸業界,在就學期間就能瞭解自己適不適合。她觀察發現,除了臺科大、北科大,大廠近期也積極到私立科大找人才,甚至是整班、整班地包走。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