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2年5月
忘了我們原本熟悉的世界吧!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舉世震撼,因為這不僅僅是兩國的軍事熱戰,更意味著1991年冷戰結束後的和平歲月已經結束。
全球中央2022年5月

俄羅斯掐歐洲能源命脈 德國淪俄烏戰爭輸家

2022/4/28 14:0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德國政要最近接二連三公開認錯,嚷嚷「被蒲亭騙了」。似乎到了俄軍入侵烏克蘭,德國才突然頓悟對俄政策走到死胡同,政府只好硬著頭皮調整能源政策,全力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

文/林育立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德國官員當中最常上電視的無疑是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這位翻譯過英詩、也寫過小說的非典型官員,用盡力氣解釋為何無法停止從俄國進口天然氣,「我很佩服很多民眾說寧願受凍也不用,我也很想減少依賴」,鏡頭前的他內心糾結寫在臉上,「可是現在一中斷,就會有數十萬人失業,我們社會撐不下去,蒲亭就贏了」。

過度依賴俄便宜天然氣 德陷道德與經濟的兩難

歐洲是俄羅斯化石燃料最大的買家。以德國為例,天然氣和煙煤有一半、原油有三分之一來自俄羅斯。為阻止俄軍前進,輿論要求停用俄國能源的呼聲不絕於耳,但找到替代來源談何容易。德國只好在道德和經濟之間痛苦掙扎,眼睜睜看著俄軍繼續殺戮。

德國的經濟學者普遍支持中斷俄國天然氣的進口。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4月發布的報告,只要努力節約使用及改從其他國家進口,德國今年底就可擺脫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

這間柏林的智庫認為,德國可利用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改從挪威和荷蘭進口天然氣,此舉可取代四分之一的俄國天然氣。此外,完全放棄用天然氣發電,可減少二分之一的進口量。不過,使用天然氣的製造業難免受影響,報告建議政府可以編預算補償業者。

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知名經濟學者圖茲(Adam Tooze)也持同樣看法。他接受《商務日報》(Handelsblatt)訪問時指出,對民主方式選出來的政府來說,數十萬人失業確實是嚴重問題,不過他估計不至於對德國造成災難。

圖茲相信,只要德國想要與被侵略的一方站在一起,光道德上正確的事就應該去做,而且最好盡快,才能及早結束依賴和重新拿回自主權。

憂陷二戰後最大危機 政商界反對禁俄天然氣

不過,德國是一個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製造業長年依賴便宜的俄國天然氣,學者的停用建議引起政壇和業界的強烈反對。

位於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邦(Baden-Wuerttemberg)是德國主要的工業重鎮,擁有賓士(Mercedes-Benz)、保時捷(Porsche)、博世(Bosch)等世界級的汽車工業,邦總理克瑞特許曼(Winfried Kretschmann)對不用俄國天然氣態度保留。

他說,現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用的坦克和大砲,是拿德國以前犯的錯誤買的,逝去的時間不能挽回,現在關鍵是烏克蘭能否及時獲得自衛的武器,他鼓勵政府供應烏克蘭尖端武器反擊俄軍。

製造業同業公會「德國工業聯盟」(BDI)總裁魯思沃(Siegfried Russwurm)警告,停用俄國天然氣絕不是只有「為了和平受凍」而已,工業鏈和製造業中心都會受到牽連,重創德國的經濟實力和穩定。

魯思沃批評學者不食人間煙火,無視突然中斷天然氣供應對化學、食品等基礎工業的傷害,沒有考慮短期內德國沒有足夠的基礎建設、也沒有足夠的燃料供應商能取代俄羅斯。他認為決策不能出自道德動機,可能還沒影響戰事以前,對自身已經造成更大的傷害。

德國一年有過半的日子室內需要開暖氣,原本就高度仰賴天然氣,化工業的製程尤其需要天然氣。德國、也是全球最大化工廠巴斯夫(BASF)旗下的子公司Wintershall Dea,不僅在俄國開採天然氣,也參與北溪天然氣二號管線(Nord Stream 2)的興建,與俄國能源業關係密切。

巴斯夫總裁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表示,化工業產品涵蓋生活各領域,停止從俄國進口天然氣能否阻止戰爭很難說,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經濟基礎被摧毀。

他語出驚人說,如果不再從俄國進口天然氣,將導致企業破產和大量失業人口,「德國經濟將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合建北溪二號埋後患 德決策高層認錯估情勢

薄睦樂一番話震驚社會,也暴露出德國製造業對俄國能源的過度依賴。德俄能源關係緊密的程度,可從前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öder)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私交看出來。2005年,施若德從總理卸任,馬上轉任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成了俄羅斯利益的代言人,即便俄軍入侵烏克蘭,他還是拒絕表態反對戰爭。

德國現任總統史坦麥爾(Frank Steinmeier)曾當過施若德的辦公室主任,後來梅克爾(Angela Merkel)執政時也擔任過兩任外長,主導對俄政策時間長達15年。

在輿論壓力下,史坦麥爾被迫承認自己當年「錯估情勢」,無視東歐盟邦的警告,與俄國合作興建北溪天然氣二號管線。

他批評現在的蒲亭是「為了帝國大夢和妄想」、「把門關起來的戰爭販子」,「我們把俄羅斯納入歐洲大家庭和共同安全架構的努力失敗了」。不只史坦麥爾,德國政要最近接二連三公開認錯,嚷嚷「被蒲亭騙了」。

似乎到了俄軍入侵烏克蘭那一刻,德國才突然頓悟對俄政策走到死胡同,政府只好硬著頭皮調整能源政策,全力擺脫對俄國能源的依賴。

確保自由能源擺脫依賴 德拚2035年前全綠電

目前看來,原油和煤炭相對容易找到替代的進口來源。德國目標是今年中從俄國進口的原油量就會減半,年底前「幾乎不再依賴」。至於煤炭,德國政府已經與拉丁美洲煤炭出口大國哥倫比亞商量好,預計今年秋天以前就不再從俄國進口。

但最難擺脫的是天然氣。3月底,蒲亭突然威脅要改用盧布支付,雖然後來又稱可續用歐元,卻帶給歐洲不小的震撼,更讓歐洲人徹底覺悟俄國的不可靠,拿天然氣當敲詐的工具。

德國決定多管齊下。首先,德國多座儲氣槽的所有者是國營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為避免被計畫性地抽空,德國立法規定冬天來臨前儲氣槽必須至少有八成的儲量。

其次,德國計劃大力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其中浮動式的接收站年底前即可完工應急。為採購液化天然氣,哈柏克還親訪美國和卡達。巴斯夫預測,最快四到五年後,德國才能擺脫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但德國政府希望兩到三年內就能完全擺脫。

長期來看,加速推動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才能一勞永逸。自產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更是有增無減,有人開始稱之為「自由的能源」。政府規劃在未來幾年大幅擴充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容量,將原本2050年前完全依賴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到2035年前完成。

不僅德國,歐洲許多國家都有過度依賴俄國天然氣的問題,但身為歐洲最重要的工業大國,德國經濟一出問題,整個歐洲都會遭殃。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因此認為,依賴俄國天然氣不光只是德國的問題,「禁運天然氣也不會解決烏東頓巴斯(Donbass)的殺戮」,暗示除非俄國自己中斷供應,不然現階段停止從俄國進口天然氣不是歐洲的選項。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菲大選小馬可仕呼聲高 親中的杜特蒂後繼有人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