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12月
疫情無聲地捲動科技業的職場革新,連金融、服務業也加入這波搶人大戰。封面故事〈科技人才荒〉帶您一覽科技創新如何成為大國角力主戰場,各國又如何在這波科技戰中搶才留才,取得關鍵戰力,厚植國家實力。

* * *《更正啟事》* * *

本刊2021年12月1日出刊的第156期《暖暖山間的問路店》一文中,第9頁圖2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照片「為陳才寶先生所攝,出處為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採CC-姓名標示-3.0-臺灣授權條款發布。特此更正。」
全球中央2021年12月

拯救國家硬實力危機 美向全球頂尖人才招手

2021/12/1 10: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中科技競爭迫在眉睫,矽谷的科技公司正以六位數美元的薪水,加上股票和紅利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招手。

文/周世惠 (中央社駐舊金山記者)

「大三的女兒暑期實習結束之後,拿到蘋果公司的正職,她將提前畢業,明年3月進入職場工作。」

「兒子大二暑假在視訊會議軟體公司Zoom實習,公司開出聘用條件,並希望他提前一年畢業,明年夏天報到上班。」

上述兩位舊金山灣區家長放送的好消息,在今年夏末傳到《全球中央》記者的手機,致上恭喜之餘,身為媒體工作者的新聞鼻也嗅到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潮,美國科技人才超級搶手,主要職缺都在軟體業。

美提前大學畢業當道 實習轉正晉升矽谷新貴

矽谷的科技公司正以六位數美元的薪水,加上股票和紅利對20歲出頭的年輕人招手,優渥的薪資固然要扣掉矽谷高生活費的成本,不過「三年念完四年大學、畢業成績4.0、實習工作表現優秀」,幾乎就是當今美國理工科大學生成功轉進職場的樣板條件。

科技界求才若渴,帶動轉職風。求職、跳槽仍須人脈連結。北加州台灣青商會10月初在聖荷西舉辦2021年職場工作坊(2021 Career Expo &Workshops),集結以30多歲為主力的矽谷台裔科技人資主管、招募主管和新創執行長,與業界新鮮人面對面分享「線上面試、遠端工作、展現解決問題和領導力很重要」等最新的就業情報。

當天現場來了超過百人,且不單是台灣背景的人。為「人與事」搭橋,工作坊另安排求職者與業界人士一對一「履歷表大修改」,大獲好評。北加州台灣青商會祕書長劉思廷告訴記者,明年初會再加碼舉辦類似活動。

COVID-19疫情帶來新一波數位革命,企業主必須擁抱視訊會議和協作工具帶來的改變。居家避疫讓早已成熟的「宅經濟」,從電商、遊戲到娛樂,全面加速蓬勃發展,相關的趨勢是這波全球科技人才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光看軟體業,專攻IT產業消息的非營利組織CompTIA於10月公布,美國科技公司連續10個月徵才,已開出14萬個新職務。由560萬大軍組成的資訊產業需要各種人才,其中以資安專家最為搶手。

填補國家資安人才缺口 微軟啟動社大訓練計畫

去年俄羅斯駭客攻擊德州IT公司「太陽風」(SolarWinds)、今年3月中國駭客入侵微軟電子郵件系統,相關的網路攻擊事件影響層面遍及各型企業和政府部門。

根據資安就業網站CyberSeek指出,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資安工作缺人,數量接近46萬多人。

企業需才孔急,仰賴四年制大學的人才培育並不夠。微軟公司在10月底啟動一項社區大學的訓練計畫,以免費課程和2萬5,000筆獎學金,以期在2025年之前補上25萬攸關網路安全的專才,而這人數僅能把約半數的職務填滿而已。

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美國資安專業人員平均年薪超過10萬美元。微軟這項培訓計畫期望讓更多人有機會從事高薪工作,並打破資安工作以白人、男性為主的職場。

STEM到跨界STEAM 美科技業倚重移民

英文縮寫STEM指的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傳統上稱為「理工科」的硬科學,1986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

美國學者前田(John Maeda)在2008年為了鼓勵科學與人文兼具的教育,加入以藝術(Arts)合作理解STEM的概念,成為STEAM。

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早期發展的人才庫與火車頭,電腦科學和工程科系在全美大學排名居首,人文科系的課程也非常重視和科技結合,積極培育跨界人才。

矽谷當地最古老的大學其實是1851年成立的聖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素來以人文課程著稱。今年10月,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為該校一棟新的科學大樓揭幕,索布拉圖(John and Susan Sobrato)家族於2017年慈善捐款3億美元興建而成,那讓1,500名STEM師生能聚集研究,在人文薈萃的學風中,揭示對科技教育的重視。

和台灣類似,美國以理工科聞名的尖端大學,入學競爭非常激烈,然而美國科技人才的養成數量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必須仰賴移民。

美國政策全國基金會一份新的教育數據分析指出,國際學生仍是美國高端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國際學生,美國的高等科學與工程人才數量將大幅減少。

美國硬實力危機 學者直指問題在數學

「問題出在數學。」智庫胡佛研究所學者歐斯林(Michael Auslin)曾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沒有訓練足夠多適當的數學人才,訓練不足意味著愈來愈少美國公民繼續攻讀數學和科學類的高等學位」。

歐斯林憂心指出,美中爭霸的焦點之一是科技,其中的重點是人工智慧(AI)霸權的競賽,他認為強調「AI背後的數學力、回歸基礎科學」必須是美國人才培育的重點。

中共訂下2030年成為全球AI的領先者,並動用資源全力達成。2020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成績,中國學生在全世界的數學排名第一,科學與閱讀也是。不看PISA成績也沒關係,中國確實非常聚焦科技教育,重視程度遠超過歐美國家。

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研究中心(CSET)8月發表研究,預計2025年,中美兩國培育的理工科博士生,中國將以7.7萬人近兩倍於美國的4萬人。

美中科技競爭迫在眉睫,聯邦參議院6月8日通過《2021美國創新及競爭法》,編列2,500億美元預算,在未來五年內擴大美國在高科技行業的投資、與盟友合作,謀求抗衡北京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

軟硬體整合是未來方向 台灣人才的機會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國的「千人計畫」吸引關鍵領域的國內外研究人員到中國,以及中國籍的人才在美國竊取機密的醜聞,引發安全風險和對中國科技人才的疑慮,基本上是美國對於中國的「不信任」。

曾在白宮擔任副助理國務卿的方艾文(Evan A. Feigenbaum)說,隨著美國等經濟體對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軟體科技產生厭惡感,「台灣有了獨特的新機會」。方向上,應在無人機或智慧型機器人的領域取得製造和生產;政策上,他建議著重科技教育以增加相關產業的競爭性。

方艾文是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基金會副主席,去年他在胡佛研究所的學術研討會表示,台灣有優秀的年輕科技人才,如科技部長唐鳳,且有靈活彈性、分權的創業生態,因此有台積電;好消息是從1970年代起台灣的經濟就奠基於創新,壞消息是科技和產業變化之快,台灣和其他經濟體一樣要面對適應與創新。

方艾文研究發現,「台灣的人才培育仍繼續涉足傳統科技(電子電機和機械工程)領域,事實上軟體、軟硬體整合的產業是未來的方向」。

展望未來10年,如果科技產業是經濟的重要驅力,任何人想展望「在地生根、全球工作」的目標,在讓天賦自由的同時,不妨把握科學與人文兼具的終身學習方向。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疫情下混合辦公興起 華爾街獵才難敵科技業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