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加警報失靈 沖出德國百年一遇洪災
7月中的連日豪雨在德國西部造成嚴重災情,阿爾河流域受創最嚴重,整座村落淹沒在泥水中。這次水災暴露了德國天災預警系統的缺陷,並迫使政府和民眾正視極端氣候的嚴重性。
文/林育立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這麼多絕望和痛苦,這麼少安慰,全國人民同感悲痛。」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9月1日在德國西部舉行的國家追悼儀式中,向一個半月前大水的死難者家屬表達慰問。他強調政府將盡全力協助受災戶重建家園:「我們與各位站在一起,回到正常生活的路上,國家不會拋下你們。」
德國世紀洪災上百死 天災預警系統失靈釀禍
歐洲各地今年夏天頻鬧水患,德國、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瑞士都出現災情。其中,7月中的連日豪雨在德國西部的萊因-法耳次邦(Rheinland-Pfalz)和北萊因-西發利亞邦(Nordrhein-Westfalen)造成嚴重災情,尤其阿爾河(Ahr)流域受創最嚴重,造成133人死亡。一條原本平靜的小河頓時波濤洶湧,沖毀橋梁、馬路和房舍,整座村落淹沒在褐色的泥水中。電視新聞一再重播廂型車在水中載浮載沉的畫面,可見洪水力量的可怕。
這次水患馬上讓德國人聯想到2002年夏天的大水,當時東部的易北河(Elbe)流域連續幾天大雨,造成歷史古城德勒斯登(Dresden)岌岌可危,200人連夜將國家畫廊的數千張古畫從地下室庫房救出。
相隔10多年,德國再度出現百年一見的大水,不同之處是這次水災暴露了天災預警系統的缺陷,並迫使政府和民眾正視極端氣候的嚴重性。
德國輿論首先關注的是預警系統失靈的問題。近年氣象預測愈來愈精準,歐盟在2002年大水後建立的「歐洲洪水警告系統」(European Flood Awareness System)也已警告部分地區將出現嚴重水患,「德國氣象局」(DWD)並將此訊息通知地方當局。有些地區因此警報大作,但一些地區根本沒響,因為警報發送系統早已被拆除。
在台灣,只要出現一定規模的地震、土石流或豪雨,警戒區域的民眾都會收到手機簡訊通知,德國卻未實施這套系統,錯失避難的第一時間。水患後,德國內政部正考慮引進。
地方政府反應太慢也受到詬病,這點與德國的行政體制有關。聯邦制的德國沒有中央政府,天災由邦政府和各地當局主管,部分地方官員顯然沒有及時通知和疏散民眾,檢察官正調查他們是否應承擔業務過失致死的刑責。
暖化導致強降雨頻仍 致命洪災發生率增九倍
這次洪水規模之大,不僅讓官員和民眾驚訝,也出乎聯邦主管機關的預料。根據「西德廣播公司」(WDR)調查,隸屬內政部的「聯邦人民保護和災難援助局」(BBK)大水期間每天撰寫的內部報告,完全低估災害的嚴重性。專家指出,氣候變遷顯然是這次百年水患的罪魁禍首。
根據德國氣象局學者克萊恩坎普(Frank Kreien kamp)8月底發布的報告,氣溫暖化導致大規模降雨頻繁出現,讓受災地區發生水患的頻率增加1.2至9倍。沒有氣候變遷的話,如此規模的大水約每2,000年發生一次;但由於地球均溫增加了一度,出現的頻率增加到每400年一次。
克萊恩坎普還指出,熱浪和乾旱影響的地區大,時間也長,相對容易預測;豪雨則多集中在特定區域,出現的時間短,預測很困難。把時間拉長來看可發現,德國過去70年來豪雨增加的幅度有限,夏天降雨的天數甚至減少;但只要一下雨,往往集中在短短數日,增加水患發生的機率。
歐洲南旱北雨兩樣情 德國天災理賠恐創新高
今年7月,芬蘭最北的拉普蘭區(Lapland)出現33.6度的高溫,創下百年來紀錄;南歐的希臘、土耳其等地,8月連續多天出現40多度的高溫,山區野火延燒,熱浪加上大火讓民眾吃不消。氣候變遷證據確鑿,極端氣候未來只會更加頻繁。
克萊恩坎普指出,德國的研究只是進一步證實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結論,南歐未來將經常乾旱,北歐豪雨,整體來說,歐洲將更容易出現熱浪。
天災頻仍造成財產損失,也反映在保險業的理賠金額。據「德國保險業同業公會」(GDV)估計,這次洪水的理賠金額可能超過2002年的洪災,由於暴風、水患、豪雨和冰雹,今年很可能是2002年以來天災損失最嚴重的一年。2002年德國保險業因天災的理賠金額達109億歐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