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9月
「我有買太多嗎?還是我看錯?」加州舊金山的主婦們捏著信用卡,盯著早餐麥片、雞蛋、水果到家電用品的售價往上飆;售價不變的尿布、衛生紙品牌則以縮水的數量「變相漲價」。
全球中央2021年9月

後疫情時代什麼都漲 美國通膨危機來勢洶洶

2021/9/1 10:3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消費者物價創下13年來最高水準,6月、7月的數字已比去年同期攀升5.4%。這不禁讓人懷疑:後疫情時代的物價會不會回不去了?

文/周世惠 (中央社駐舊金山記者)

波霸奶茶一杯6 美元,有錢不見得買得到車,購屋建屋請加價⋯⋯歡迎來到COVID-19疫情後的美國社會。

供給追不上需求 只有無盡的「荒」野

「租車很難訂,二手車超貴,新車買不到。」加州聖荷西李姓台裔工程師家庭於6月中解封時,安排了夏威夷旅行,機票旅館都訂妥,就是訂不到租車。等7月旅行歸來,為了給社會新鮮人的孩子物色一輛二手車,他們又發現車子極缺,二手油電混合車比一年前貴三成,若要買新車,不是得加價搶,就是得跑很遠。

倒是車商腦筋動得快,訴求「幫客人出油錢,不遠百里來牽車!」

這是典型供需的故事。美國郊區大眾交通系統不夠便捷,Delta變異病毒來勢洶洶,自駕的需求讓二手車更夯。去年疫情期間,人們少旅行,慘澹經營的租車公司大量賣車平衡財務;今年不僅流到市面的中古車不足,租車公司也自顧不暇,四處張羅車子,「忙著漲價」迎客。

汽車不是特例,腳踏車、汽油和建材的供需都有類似的情節。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讓美國陷入漫長的居家避疫期,以加州來說是15個月。上不了健身房運動和短途通勤的民眾改騎「鐵馬」,就在去年春天,自行車轉出第一波缺貨荒。

此後美國進入無盡的「荒」野,今年春天長賜輪困在蘇伊士運河時達到巔峰。

木薯粉原料告急衝擊了美國青少年獨鍾的波霸奶茶;一邊居家辦公、一邊改裝房子的人發現加拿大來的木材、中國製的鋼材和合成地板紛漲25%;站在無法接水的蓮蓬頭下,等遲遲不來的浴缸不是笑話,而是典型的疫情版修房經。「別管品牌、就地取材」,有經驗的人這麼分享,因為樣樣都是成本,包括時間。

消費報復性反彈 背後是物價齊漲

7月的國慶連假是今年美國疫情解封後的第一個長假,油價就在那時創下七年新高。車行在公路上,「5.09」的數字非常刺目,並非下班打卡時間,而是最高價位的無鉛汽油奔向每加侖5.09美元,約一公升新台幣37元。

長期以來,美國的汽油比台灣便宜,但在出門重度仰賴開車的美國生活,汽油錢是每月的重點開銷項目。

「油錢比去年夏天貴一倍」,對當地社群做個不正式調查,盡是收到「荷包破了個洞」的表情包。例如,原本一星期加一次汽油的油電混合車,預算從30美元拉高到60美元。

汽油錢的痛不是唯一的痛,彷彿重拾一年多失去的時光,美國人迎接的是各行各業「報復性收費」。

「我有買太多嗎?還是我看錯?」主婦們捏著信用卡,盯著早餐麥片、雞蛋、水果到家電用品的售價往上飆;不漲價的尿布、衛生紙品牌則以數量縮水「迷你」行銷。

最明顯的還有小費,在美國的餐館用餐,得對外加的服務費有心理準備。給15%的小費是基本禮貌,付25%是支持商家,有些店家甚至已經把小費直接算到餐費,要你簽收買單。

「通貨膨脹」是「漲價」的委婉說法。過去10年,美國政府把通膨控制在每年2%以下。疫情期間供應鏈的紛擾,拉高了陸海空物流與倉儲的成本,而對特殊產品像是晶片的需求上漲,費用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這不禁讓人懷疑:後疫情時代的物價會不會回不去了?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6月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倫敦會議後提到,美國至2021年底的通貨膨脹率會在3%的水準,且是「暫時」的。她的說法到8月都沒有改變。

然而,勞工部7月與8月公布的數據卻這樣說:美國消費者物價創下13年來最高水準,6月與7月已比去年同期攀升5.4%。從交通、食品到服務全面性的漲價,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錢變薄的壓力。

資深財經記者福克斯(Justin Fox)建議把疫情視為戰爭,戰後的通膨多數是短暫的。但百年大疫帶來非常規的衰退,經濟的反彈復甦恐怕難從歷史找到完美的答案。

民主黨籍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投書媒體喊話「通膨危機是真的」,點出美國迫在眉睫的是「經濟過熱與通膨」。

從經濟學角度,汽車或自行車缺貨,廠商會生產更多來滿足需求,回穩價格;不過,租金和服務若上漲,則會持續多年,當企業對員工調薪後,又將啟動另一波價格戰的循環。

房巿強滾滾 首購族難追美國夢

若把疫情比擬戰爭,那麼家是最好的防空洞。全美過去一年房市景氣是自2006年以來最旺的一年,平均漲幅16%,西雅圖成長20%。根據房地產網站Redfin,今年第一季,西雅圖每四棟房子就有一棟以全部現金交易。

買房是所謂美國夢,房源不足、不降反升的疫情房市阻擋了首購族追夢。相對低的房貸利率卻讓有餘錢的家庭進場投資第二或第三棟房。

受益於炙手可熱的房地產,脫口秀女王歐普拉(Oprah Winfrey)2018年以830萬美元買在華盛頓州奧卡斯島(Orcas Island)的40英畝海濱莊園,今年7月以1,400萬美元脫手,不到三年獲利可觀。

舊金山的電台頻頻放送私人仲介的廣告,訴求現金收購「老黑屋」、「離婚屋」、法拍屋和房客不付房租的「棘手屋」。

在地價昂貴的租金市場,房客受到房租法令的保護,租得愈久、租金愈划算,房東不是全然的贏家。

一位擁有七房八衛豪華公寓的舊金山房東就甘願付出47.5萬美元(約新台幣1,327萬元)創紀錄和解金,送走每個月付1萬2,500美元租金的30年房客。

划算嗎?那名房東能重新以市場行情2萬5,000美元月租金找到新房客,約三年就賺回「拿錢換鑰匙」的費用。然而,不管是付得起一個月1萬美元房租,或養得起月租2萬美元房產的人,顯然都不是市井小民。

當通貨膨脹上升時,最大的輸家是中低收入戶,他們必須把大量收入花在基本需求。加州聯合之路(United Ways of California)7月底的新調查指出,儘管大多數家庭至少有一成年人在職,近三分之一加州家庭仍掙不夠支付食物、醫療保險、稅收、房租和托兒。

經濟復甦或經濟失控? 通膨將成政治議題

史丹佛大學胡佛學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家歐漢尼安(Lee E. Ohanian)認為,美國總統拜登政府1.9兆美元的巨額救助計畫,並沒有激勵更高的生產力。他提醒通膨背後的黑暗,美國若不能提高生產力,將難以管理所有積累的聯邦債務,「後代子孫的生活會遠低於應有的水準」。

可以預見通膨很快地會變成政治議題,民主黨人稱之為「經濟復甦」的跡象,在共和黨人眼中是「經濟失控和政策不當」。

通膨並非美國單一的問題,幾乎所有開發國家都在擺脫疫情困擾、力圖復甦,各國政府狂印鈔票和放送經濟振興方案如出一轍。美國較早握有疫苗又積極刺激民眾消費,使得經濟反彈速度較歐洲和日本等國家更快。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大流行,它的名字叫「通膨」,大家一起接招吧!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原物料價格暴漲 中國壓制通膨嚴陣以待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