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躋身最大產油國 想抽身波灣沒那麼簡單
荷莫茲海峽向來被認為是最敏感的運輸咽喉,戰事一觸即發,因全球近五分之一石油需求得經此輸出。美國隨著頁岩油革命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產國,駐軍能藉此從波斯灣抽身嗎?
文/何宏儒 (中央社駐安卡拉記者)
這個區域充斥著地緣戰略競爭對手、風雲變幻的聯盟、號稱堅定不移卻爭端時起的所謂同盟,這裡總是籠罩著一股不信任和不安全的氛圍,局勢詭譎多變,戰事經常一觸即發。
波斯灣的地緣政治重要性使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幅員約25萬平方公里,北有伊朗和伊拉克界河的阿拉伯河,南以荷莫茲海峽與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連。沿岸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
石油開採改變局勢 波斯灣戰雲密布
伊朗西南部馬斯吉德蘇萊曼(Masjed Soleiman)於20世紀初開採出石油,為中東石油時代的濫觴,引發一波探測和開採潮,改變了區域和世界歷史,使波灣成為全球最重要水道,增添它的地緣政治分量。
波灣目前仍是舉世能源中心,2019年日產約2,000萬桶原油和凝析油。全球每日正常石油消耗約1億桶,意味近五分之一全球需求經由荷莫茲海峽輸出。每年有50萬艘船通過此一戰略水道,其中1萬7,000艘為航向亞洲的油輪。
它同時是全球三分之一液化天然氣出口必經。油輪往東穿越麻六甲海峽前往東南亞與東亞;往西前往非洲,再穿越蘇伊士運河前往歐洲。全球最敏感運輸咽喉荷莫茲海峽一旦遭到切斷,東亞與西方的經濟都將遭受嚴重衝擊。
波灣鄰國間數十年來曾爆發多場戰爭,加上區域和非區域國家透過軍演和在當地建立軍事基地等方式升高軍事活動,在在證明此一戰略水道的重要地位。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導致美國在中東陷入「無止盡戰爭」。在此之前,美國向來只對當地進行臨時或短期的作戰行動。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本來也想要延續這種模式,但是他發起「沙漠風暴」行動後,在他之後四位總統也深刻理解到很難讓美軍回家。
美國降低波灣原油依賴 促抽身中東契機?
頁岩油革命使得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產國,超越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儘管不再仰賴波灣原油,從這個區域徹底抽身卻仍然是美國不可承受之重。
美國原油生產自2008年以來增逾一倍,超過上一次高峰的1970年,原油淨進口(進口量減出口量)從2006年每天1,300萬桶減為2019年不到200萬桶。某些分析認為,此刻正是華府縮減或取消對中東軍事承諾、重新思考是否繼續駐軍波灣的理想時機,並在更靠近本土的地區,以更符合成本效益方式來確保能源安全。
然而,即使美國連一滴中東原油也不消耗,在全球能夠朝向後碳氫化合物經濟體系轉型之前,暢通的波灣油路仍將是維繫美國優勢重要支柱之一。華府應該擺脫中東的說法恐怕沒有顧慮到美國盟邦和夥伴觀點,美國從波灣抽身絕不是它們樂見的。
盟邦能否取得波灣石油、避免可能敵人主宰中東,這些應該是美國的責任嗎?答案恐怕是肯定的。歐洲石油消耗已達平穩階段,對波灣原油的依賴則因俄羅斯原油供應而大幅降低,由南亞和東亞取而代之。亞太地區消耗全球三分之一石油產出,本身的產量卻只有十分之一,未來需求增長絕大部分會來自這個地區。
亞洲石油需求大體上來自印度和中國,兩個國家進口的半數石油來自波灣。除了澳洲之外,美國大部分亞洲盟邦和夥伴對波灣依賴更高,日本、韓國、菲律賓、新加坡、台灣石油進口量有超過四分之三來自波灣。一旦取得石油的管道受阻於敵對勢力之手,恐將傷害美國盟邦和夥伴。
美國日益能源自給自足的事實無法改變華府插足波灣的根本原因,今天中東石油的重要性還是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遑多讓。盟邦和夥伴的繁榮與美國安全利害攸關,揚棄「於必要時對波斯灣用兵」的卡特主義(Carter Doctrine)會使華府無法承受。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撤出波灣除了將會鼓勵中國加速對當地發展軍力,理論上也將迫使日本、韓國等美國盟邦對波灣部署海軍以保護其石油生命線,這將造成遠東軍事平衡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傾斜,從而削弱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