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保出一份力 泰國無包裝商店當減塑先鋒
清邁的潤平超市以販賣有機農作物為主,他們使用香蕉葉包裹蔬菜;曼谷的Refill Station則是泰國第一間無包裝商店,店內陳設了各式大包裝生活用品,顧客可以自己帶容器來裝,秤重計價。
文/呂欣憓 (中央社駐曼谷記者)
東南亞國家製造的塑膠垃圾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根據泰國匯商銀行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研究,泰國是全世界第六大海洋塑膠垃圾製造國,僅次於中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斯里蘭卡。而海洋塑膠垃圾中,占比最高的分別為塑膠袋13%、吸管10%、食物容器8%。
泰國環保意識漸抬頭 2022前禁用四類塑膠品
與台灣相比,東南亞國家使用塑膠袋的比例確實較高。在泰國,去超市買日用品和食品,拿到兩、三個塑膠袋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東西較重,店員還會「貼心地」幫顧客套上兩層塑膠袋。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泰國不少連鎖超市加入減塑的行列,泰國百貨集團尚泰(Central)旗下多個商場從6月起不主動提供塑膠袋給顧客,尚泰旗下超市則是每週有一天不提供塑膠袋。
另一大百貨集團The Mall旗下的百貨和超市則自7月起不提供塑膠袋,若顧客沒有自備購物袋,可以用1泰銖買一個塑膠袋,The Mall表示會將塑膠袋的收入捐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7月3日在泰國國會表示,將在2022年前逐漸禁止使用四類塑膠製品,包括厚度36微米以下的塑膠袋、保麗龍盒、塑膠吸管和免洗塑膠杯。帕拉育也曾提出泰國要在2027年減少50%海洋垃圾的承諾。
海洋動物誤食塑膠頻傳 領航鯨慘死震撼全泰
泰國當局4 月曾在南部甲米(Krabi)的海岸救起一隻小儒艮,並命名為馬利安(Mariam)。泰國國家公園暨野生動植物保護局在社群網站固定更新馬利安的生活,可愛模樣融化不少泰國人的心。
不過,泰國董里府立海洋公園負責人查亞普克(Chaiyapruk Werawong)8月17日表示,馬利安在17日凌晨突然休克,經急救無效不幸離世,死因是敗血症及胃部化膿,醫護人員也在馬利安腸道發現少量的塑膠垃圾。獸醫南崔卡(Nantarika Chansue)在臉書上說,驗屍報告結果顯示,馬利安體內的塑膠殘留物導致胃阻塞,進而引起發炎反應與胃脹氣。
這個新聞引起泰國人高度關注,媒體與環保團體再度疾呼減塑的重要性,帕拉育對於馬利安的死亡表示遺憾,並公開呼籲泰國人配合政府減塑的政策。
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也準備發起「減少、避免並停止使用塑膠保護海洋生命」活動,要加強泰國人減塑意識。
這並不是第一起在泰國發現動物誤食塑膠製品而死亡的案例。去年中,一頭在泰國南部海灘擱淺的領航鯨死亡後,獸醫解剖發現牠胃裡有80個總重達八公斤的塑膠袋,當時這個新聞震撼全泰國,大家紛紛高喊減塑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從日常生活中做環保 無包裝商店播減塑種子
不過減塑這件事,並非一蹴可幾,也不是喊喊口號、辦辦活動就能達到,而是需要長遠的政策規劃以及民眾習慣養成,政府政策引領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泰國也有不少小店想為環保貢獻一份心力。
例如位於清邁的潤平超市(Rimping Supermarket)以販賣有機農作物為主,他們使用香蕉葉包裹蔬菜,在社群媒體上引起許多人注意,雖然在包裝上還是貼有塑膠標籤,或是很多貨品還是用塑膠包裝,但潤平超市至少跨出第一步,喚起泰國人減塑的意識。
位於曼谷的Refill Station是另一個想要為環保盡力的小店。Refill Station成立於兩年前,是泰國第一間無包裝商店,店內陳設了各式大包裝的生活用品如洗衣精、洗髮精、沐浴乳、洗碗精等,顧客可以自己帶容器來裝,秤重計價,如果忘了帶容器,現場也提供回收的空瓶罐,從小細節減少這些塑膠用品的使用量。
現場也販賣環保吸管、旅行用空罐、無包裝的肥皂等,創辦人之一的帕帕薇(PaPawee Pongthanavaranon)本身就是環保人士,她和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創辦Refill Station,目的就是希望讓泰國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環保,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的傳達,讓願意上門的顧客將這個理念往外散播。
讓民眾習慣減少使用或是不用塑膠袋只是一個開始,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地方會使用到一次性塑膠用品,泰國人喊減塑也不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情,但會自備購物袋或是拒絕塑膠袋的人仍然不是多數,不過有踏出步伐總比沒踏出好,隨著政府推出愈來愈多政策以及文宣廣告,泰國期待終有一天擺脫塑膠大國的稱號。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