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不等於醫療 日本盼改變長照觀念
日本嬰兒潮世代到了2025年將達75歲以上,照護及醫療等社會保障費用將大增。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講師北原秀治認為,日本社會保障制度若要持續實施的話,日本人就必須進行意識改革。
文/楊明珠 (中央社駐東京記者)
日本少子高齡化情形嚴重,據9月最新推估,65歲以上人口約3,588萬人,占總人口約28.4%創新高,居世界之冠。為了讓社會保障制度持續實施,推動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是當務之急。
在日本被稱為「團塊世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到了2025年將達75歲以上(日本稱後期高齡者),照護及醫療等社會保障費用將大增,日本政府為解決「2025年問題」正努力規劃。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05年就提出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推動民眾在社區而非醫院接受看護或善終,讓老人活得有尊嚴,並支援高齡者自立生活,即使老人是需照護的狀態,也能在住慣的地區終老。
在地老化 營造社區照顧系統
厚勞省2018年3月公布「有關人生最終階段醫療的意識調查」顯示,日本民眾約七成希望在自家或照護設施善終。但現實上,逾七成日本人是在醫療院所臨終的。
日本政府希望各都道府縣(相當於縣市)或市町村(相當於鄉鎮)能建立符合地區特性的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以大約車程30分鐘內可提供照顧的日常生活圈(一個中學學區)為單位,提供符合各地情況的醫療、照護、預防、居住、生活支援等整體服務,利用照護保險制度與醫療保險制度在地支援老人。
意識改革 告別延命的無效醫療
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講師北原秀治7月在日本《朝日新聞》發表一篇以〈在家善終是世界潮流〉為題的文章指出,日本社會保障制度如果要持續實施的話,日本人就必須進行意識改革。
文中指出,在去年日本醫師會與美國哈佛大學合辦的一場研討會中,與會者都認為以2025年為期成立「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是當務之急。為此,日本人需改變既有觀念。
日本民眾通常認為「照護與醫療無法切割」,在面臨照護時大多尋求醫療支援,尤其是對不懂照護的年輕世代而言,大多認為醫院能解決問題。但正確的觀念應該是「照護不應仰賴醫療」。
在北歐,基本上,吞嚥困難的老人即使訓練吞嚥,情況也會惡化的話,就不勉強給予飲食或水分,讓他在自然情況下在自家善終;反觀在日本,如果老人無法吞嚥,就送到醫院或安養設施接鼻胃管注入營養或注射點滴使其延命,這在北歐的話,形同虐待。北歐的做法基本上是利用照顧服務員的服務,在家生活。
美國沒有類似日本所實施的照護保險制度,照護市場委由民間經營。但是,美國對於需受照護的高齡者有所謂的「長者護理全包計畫」(Programs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PACE),是一種居家及社區整合照護系統,日本的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與此類似。
居家照護 尊嚴地走完最後一哩路
《朝日新聞》曾報導一個利用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的實例。一名94歲的女士田中春子在家接受51歲照顧服務員的照料。田中春子的長女是68歲的佐藤英子。
春子患有失智症,需插鼻胃管吸收營養,是需照護程度最嚴重的第五級。她原本被建議入住特別養護老人之家,但因人滿無法入住,只好入住每月需17萬日圓的照護老人保健設施。但入住一年後,罹患肺炎住院,之後臥床,常在病床上唸:「好想回家。」
長女英子經介紹拜訪住家附近的一間居家喘息照護診療院,院長建議她,可以接受由訪問看護、照顧服務員等構成的團隊服務。照顧服務員每天白天到春子家兩次,每次30分鐘,換尿布或做口腔清潔工作;每週三次有專人來進行沐浴等日間照護服務。春子家的客廳一角貼著24小時因應的護士聯絡方式,若有緊急狀況,護士會趕來。
英子的丈夫70歲,曾罹患腦梗塞而半身不遂,英子除需煮三餐給丈夫吃或協助沐浴外,也要幫母親早晚換尿布或插鼻管。但利用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後,英子每週有三次可外出打工,每次當母親利用五天四夜的短期居留喘息照護時,英子和丈夫還可去旅行一下。
有了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讓英子認為「在家善終」的模式也不錯。
長照人力不足 科技輔助有必要性
日本受到少子高齡化影響,需緊急動手術的急性患者老人相對減少,但要支援慢性病患者老人的醫療與照護需求增加。醫療機構希望到2025年之前,以急性患者為主的住院病床能減少,在住家與照護設施接受照護服務的約30萬人份的療養基盤能擴大。
日本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目前面臨一大課題,就是訪問診療或能進行照護的人才不足,24小時的因應體制也就難以完備。
一般社團法人全國照護事業者聯盟的代表野口哲秀認為,目前的情況很難實施社區團體營造服務系統,有必要早日建立運用資訊科技(IT)或人工智慧(AI)的新系統,進行自動問診、集體健康管理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