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核四員工遭批冗員 轉型壓力大

2017/12/24 09:58(12/24 13: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核四封存3年專題報導(中央社記者黃雅娟台北24日電)福島事件後,國人對核電廠的安全疑慮大增,核四廠計畫轉型為綜合電力園區,一路和核四走過風雨的員工常遭批為冗員,處境艱難,有人想調廠另謀發展,也有人選擇留下,未來何去何從,還沒有答案。

為因應國家長遠經濟發展需求,台灣1970年代起開始興建核電廠,「最高峰時民眾每用2度電,就有1度來自核能」,在兩次石油危機中,核電擔任了產業發展重要後盾的角色。

核四廠興建工程長達20年的走走停停,歷經兩次停工、3位總統、4次追加預算、12位行政院長,投入近新台幣3000億元資金,是所有台電人心中的痛。

「最後建的,命運最坎坷」,為核四廠奉獻18年心血的規劃經理辛潤說,反核是現今台灣社會的氛圍,他鼓勵兒子大學唸核工系,卻被吐槽唸這個「只會被罵」,但辛潤仍堅持,「核能只是一個選項,沒有絕對好壞」。

在現任廠長劉宗興帶領下,核四仍有400多位員工努力進行封存以及往後的資產維護計畫,保留電廠的最高資產價值,但也有基層員工無奈表示「現在就算想起動,也沒辦法了。」

1992年就到美國奇異公司接受核能專業訓練,回台灣後負責籌組核四廠,前廠長徐懷瓊想到當初精挑細選三批優秀菁英團隊加入核四,投入10多年卻看不到運轉的可能,這些年輕人當年如果去其他單位,也許發展海闊天空,現在卻不知何去何從,讓徐懷瓊憶起過往就覺得沉重。

工會理事長丁作一說,當時的新進員工,在人生中最菁華的時期,奉獻過青春汗水,如今他們除了面臨所學技能轉型的問題外,也面臨了職業生涯規劃的重大考量,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過,也有台電主管認為,就算是非核家園,台灣也不能就排除學習核能先進知識及技術,未來還有除役等問題,需要專業人員。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強調,核四人員都是台電公司員工,目前人事也正在為多出來的人力進行媒合,改派至其他電廠或施工處等單位。

丁作一指出,龍門電廠的員工甚至被經濟部認為是「閒置人力」,以此為由刪減台電公司擬招考員額。期望台電、經濟部能用更明快的步調來解決,妥善的讓人力、物力發揮最大的功效,也讓廠內的員工適才適所、發揮所長。1061224


延伸閱讀》核四封存3年砸28.79億 設備檢護光去年就40萬次
延伸閱讀》核四拚整廠輸出 英國業者來台看設備
延伸閱讀》核四轉型綠電 環團要求讓地方參與規劃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核四轉型綠電 環團要求地方參與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