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學退場轉型欠誘因 歹戲拖棚師生遭殃

2016/1/3 11:48(1/3 14: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大學轉型退場專題2(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日電)少子化續發酵,大專退場轉型危機浮上檯面,私校首當其衝,但被迫退場後,學校董事只能雙手空空,沒人願先伸頭被砍這一刀,教育部若未能提供退場誘因,只能放任歹戲拖棚。

受少子化浪潮衝擊,根據教育部預估,18歲入學人口,10年內將從現在的27萬人,跌至18萬人,台灣大專恐倒20至40所。而105年大學新生將一口氣減少2萬多人,「105大限」也是大專校院要面臨的第一個關卡。

從國內考生選校考量來看,幾乎都是先公立後私立,因此私立學校的招生危機可能更是首當其衝。

「105年是高教海嘯的開始」,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表示,大家都預想會很慘烈,但沒有真正遇過,很難知道究竟會有多慘烈,誰也不知這些少掉的生源會出現在哪些學校,加上教育部先前公布各大學系所新生註冊率,更恐出現群聚效應,讓某些已招生不易的學校陷入惡性循環,想扭轉局勢非常困難。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李天任也表示,大家都很關心105大限,但沒有學校完全準備好,大家都在試圖努力,希望避免退場危機,但都無十足把握,大家只能持續觀望,不到最後一關,沒人會心甘情願先退場,只能先硬撐到底。

教育部長吳思華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台灣大專的「合理數量」應為100所,104年更有35校因註冊率偏低,被列入預警階段的列管名單,甚至還有10校因財務吃緊、傳出減薪欠薪,被列入「專案輔導」,但即便如此,仍無學校願主動退場,關鍵就在於沒有鼓勵和誘因。

葛自祥坦言,私校都是私人興學,按照現有法令規定,瀕臨退場的學校要不就是轉型,要不就是得捐給地方政府,而董事會什麼都拿不到,以人性常理考量,學校當然是能拖就拖。

李天任也表示,畢竟私校是捐資興學而來,現在退場後要把東西都交給公家,有誰能心甘情願?只好撐到不得已收攤為止。如果教育部沒有認真看待這個問題,只是等待學校自然發展,最後只會導致很多學校被「凌遲至死」而已。

教育部雖然提出大學創新轉型方案,實際幫助卻不大。葛自祥表示,創新轉型方案雖有部分鬆綁,讓學校可和國外大學合作、研發成果可商品化,但面臨退場壓力的學校很難用得上。至於建立平台讓老師有機會轉到產業界,用意雖好,但企業不是慈善機構,老師若無能力,很難轉職,有能力的老師可能也無須平台協助。

想要加速退場速度,減少地雷學校,教育部就需要提供退場誘因,但外界聲音不斷,也讓退場誘因至今難產。葛自祥表示,曾有建議給董事會慰退金等提案,最後都因外界反彈,而沒有下文。沒有誘因,就無法讓學校願意主動退場,只能拖到撐不下去。但這段過渡時間可能很長,不只教學品質很難維持,師生也不安定。

若想縮短陣痛期,葛自祥建議,還是要坦然面對,教育部應提出優退方案,鼓勵學校轉型或退場,若外界擔心學校會因這些誘因而惡性倒閉,大可研擬更周延的配套來防堵,而非連想都不願去想,否則放任歹戲拖棚,最後倒楣的還是無辜的師生。1050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退場沒那麼簡單 大學不在社區何存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