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44 在烽火中邁向國際化
南京總社被炸
1937年9月25日,中央社南京壽康里總社被日軍轟炸,電務部人員緊急改由上海分社接替廣播。在日本同盟社發布消息稱此後將再也聽不到「中國人的聲音」的數小時之後,中央社CAP(甲種廣播)重新出現,繼續傳播讓日軍頭痛的新聞。

1937年9月25日,位於南京的中央社總社被日軍轟炸。(中央社攝)
總社攝影部成立
1937年12月,中央社總社遷至漢口,並接收原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所設的國際新聞攝影社(簡稱國際社)的圖片資料。1938年5月,總社攝影部成立,首任主任為羅寄梅。同年徐州會戰展開黃河在河南決口,中央社均派員隨軍報導戰訊,並赴災區拍攝災情照片。1938年10月,總社由漢口遷重慶。

1938年8月15日,黃河決口後難民扶老攜幼涉水逃難。(中央社記者馮華熙攝)

1938年9月26日,中日戰爭徐州會戰,中外記者與軍官合影。左1為中央社記者宋德和。(中央社記者饒世芬攝)

1947年10月6日,中央社攝影部同仁,(右起)陳西玲、宣文傑、馮國鏘、秦凱、翁香光、胡一鳴、羅寄梅太太、鄧秀璧、潘保寰、張沅吉、羅寄梅、秦炳炎、鄭昌義、劉錫華、謝之鵬、宣相權。(中央社攝)

1940年10月1日,重慶兩路口總社。(中央社記者羅寄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