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

發稿時間:2017/03/11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
作者|芭芭拉‧布萊德里‧哈格提
譯者|賴皇伶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7/01/25

  成熟的心智、累積的經驗、精準的判斷力,讓時值中年的我們擁有更多優勢,去擁抱真正適合自己的機遇、目標與樂趣。研究證明,擁有明確人生目標的人,過得比失去熱情的人更知足、更長壽。因此,面對人生下半場,不再是汲汲營營於為自己累積什麼,而是懂得重新分配時間、精力和才能,開啟專屬自己的另一種生活。讓中年過得更有意義,我們必須掌握友誼、愛情、同理心,重新把握「過生活」的藝術,讓生命的旅途更加圓滿。

文章節錄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新中年世代的生活宣言》

讓我們從頭開始:「中年危機」出現的時刻

  一九六五年,加拿大心理分析家埃里奧特.傑奎斯(Elliott Jaques)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引爆了一場文化革命。在《國際心理分析期刊》的論文〈死亡與中年危機〉(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中,他斷定男人在三十五歲前後會窺見死亡的陰影逐漸逼近,發現在實現青春夢想之前,自己可能早就化為塵土。(傑奎斯解釋排除女人的原因,是更年期「遮蔽」了中年轉換期。)

  傑奎斯的理論是以他所謂「隨機取樣」的三百一十位「天才」為基礎,其中包括作曲家莫札特、畫家拉斐爾、詩人韓波。他發現這些人有許多在三十七歲左右死亡(不論是自然死亡或自殺),他們都害怕自己的創作力消逝無蹤。傑奎斯承認,有一些天才可以避開中年危機及創造力的衰亡。實際上,有些能力會隨著時間而成熟:但丁到了三十七歲才寫下《神曲》;巴哈原本擔任教堂管風琴師及家庭教師,直至三十八歲才開始創作他最不凡的樂曲。

  傑奎斯也在普通人的心靈中,看出中年危機的跡象(具體來說,是從他診療的病患身上看出)。也許有人會問,這些男人尋求精神治療,是否具有代表性。不過傑奎斯發現了一個模式,例如他描述一位病人總是提心吊膽,認為他越過了一個門檻,相較於已逝的歲月,自己已來日無多。「人生中第一次,他看到自己未來的有限。」傑奎斯寫道,「他無法在一生的年歲中,完成自己想要做的所有事情。他只能做到有限的一部分。他大多數的夢想不會達成,也不會實現。」

  並未有太多人注意到傑奎斯的見解,直到一九七八年,丹尼爾.拉文森(Daniel Levinson)的著作《男人的人生四季》(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讓中年危機竄紅。(幾十年後他才寫了《女人的人生四季》。)拉文森是心理學家,也是耶魯大學教授,主張所有男人從人生一個階段邁向另一階段,都會經歷轉換期。這些階段從未成年期(出生至二十二歲)開始,朝成年前期(十七歲至四十五歲)、成年中期(四十歲至六十五歲)、成年後期(六十歲至八十五歲)進展,幸運的話可到晚年期(八十歲以上)。他警告,在轉換期要留意情緒不穩定的問題,特別是在中年,可能引發全面的危機。

  根據拉文森的說法,他個人對中年轉換特別有興趣。他寫道:「四十六歲時,我想研究中年轉換期,以了解自己所經歷的。」當他與耶魯的同事做過訪談後發現,很明顯地,所有人私下都在跟中年「搏鬥」。這些耶魯教授於是推論,如果連他們都會掙扎,其他人一定也是如此。

  從傑奎斯小小的概念,拉文森發展出細節詳盡的心理狀態,身為記者的希伊則將拉文森的中年危機變成文化現象。在《人生變遷》中,希伊寫到男人(焦點再次放在男人身上)可以期待四十二歲時出現中年危機。中年危機首次在文化中盛大登場,後來甚至界定了整個世代的心靈。

  只有一個問題:其他研究人員找了又找,卻沒有看到證據顯示中年危機是無可避免或是普遍的。

消失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其實十分罕見。」蘇珊.克勞斯.懷特伯恩(Susan Krauss Whitbourne)對我說。

  一九七七年,年輕的懷特伯恩在羅徹斯特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發現了改變她職涯方向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分析一項簡短調查,對象是三百五十名羅徹斯特大學學生,詢問其家庭背景、友誼、目標與情緒。懷特伯恩認為,如果找得到原始資料,她便可追蹤這些學生,進行社會科學最珍貴的研究:一生的長期追蹤調查。最後,她在紐約州波啟浦夕市的一個地下室,找到這些打孔卡。她寫信給這些學生,當時他們的年齡約莫三十出頭,有不少人同意繼續回答她所提出的問題。

  「我們進行了涵蓋認同、價值、工作、家庭、性別角色等各種層面的深度訪談,」懷特伯恩告訴我,「在細閱這些訪談時,我心想:『中年危機在哪裡?』然後意識到,它不存在!當你問:『你有中年危機嗎?』所得到的一致回答是:『沒有!』」

  還有其他研究人員也在找尋中年危機普遍出現的證據,同樣沒有成效。一九八九年,二十幾位學者詳細回顧文獻,尋找中年及應當伴隨的危機是全面、常見、還是偶發?結論是,大約有百分之十的男性可能經歷中年危機。

  繼此之後,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家伊蓮.威辛頓(Elaine Wethington),針對參加「中年在美國」研究計畫的數百名對象進行深度訪談,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聲稱自己曾經發生中年危機,最常出現在四十歲至五十歲之間。

  詳問之下,這樣的統計卻消失無蹤了。

  「受訪者會說:『對啊,我有過中年危機。』」威辛頓回想,「不過事實上,他們只是以此詮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受訪者將任何重大卻不悅的事──意外、疾病、離婚、父母瀕死、兒女上大學──舉凡只要發生在中年的,都稱為中年危機。不過這些事也可能發生在人生其他階段,研究便顯示出巨幅的變動(包括職涯與家庭)會發生在四十歲以前。最終,威辛頓也估計,每十人中大概只有一人會出現真正的中年危機。

  這不是說威辛頓與其他研究中年的人認為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的確有,不過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家瑪姬.拉赫曼(Margie Lachman)偏向稱它為「中年檢核」,並指出引發這項檢核的方式通常有兩種:第一是迫使人仔細思量的外在事件,即威辛頓描述的常見打擊:離婚或失業,有驚無險的健康狀況,無論是出現在自己、親友或年齡相近的人身上。另一種則來自內在,由「某種省思與內心騷動」所導致。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