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不勝數的課程與書籍致力探討如何成功,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如何克服失敗、面對困難、處理並戰勝障礙,所以常因此被困住了。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動彈不得。有些人能將那使人深陷泥沼的障礙轉化為前進的跳板,那是怎麼辦到的?祕訣是什麼?答案很簡單,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欣賞人生路上的阻礙,並針對障礙採取行動的方法與架構。本書幫助我們更簡單地面對和拆除絆腳石,但更大目標是,如何將每個障礙轉變為優勢。
文章節錄
《障礙就是道路:改變認知,啟動意志,超越自我的行動三紀律》
破除迷思,重新定義現況的方法
你將會在生命中遇見困境,包括公平的、不公平的。而你會一再地發現,重要的不是這些阻礙是什麼,而是如何看待障礙、如何反應,以及是否沉著以對。你會知道,如何反應將決定我們能否成功克服逆境,甚或藉由這些困難而變得更加強大。
一個人看見危機,另一個人卻看見機會。一個人被成功沖昏頭,另一個人卻看見無情的客觀現實。一個人情緒失控,另一個人卻能保持冷靜。感覺窮途末路、絕望、恐懼、無力,這些都是認知的作用。
你必須了解,沒有什麼事情能造成我們有這種感覺,是我們自己選擇要對這些感受投降。或者,我們也可以像洛克菲勒一樣,選擇不投降。
正由於洛克菲勒對環境的認知與多數人不同,才造就了他不可思議的成功。他那謹慎小心的自信心,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形式。他用理性與清晰的頭腦來面對別人視為負面的事,更重要的是,他將這些問題視為機會,而不是令人感到害怕或悲嘆的事。
洛克菲勒不僅僅是個類比的案例。
我們都活在自己的「鍍金年代」(Gilded Age),過去十年內經歷了兩次嚴重的經濟泡沫,產業搖搖欲墜,生活陷入混亂。因為感到不公平而產生的民怨四起。經濟低迷,社會騷動不安,困境來襲。人們恐懼喪志、憤怒沮喪,紛紛聚集在祖可蒂公園(Zuccotti Park)或網路社群。人們做了他們認為該做的,不是嗎?不見得如此。
表象是騙人的。表面底下的東西,才是真正重要的。
學著用不同的觀點去認知事物、識破他人深信不疑或害怕擔憂的幻象。不再將眼前的問題視為「問題」,學著聚焦在事物的真正樣貌上。
我們太常做出情緒化反應、太容易消沉洩氣,喪失了正確的認知,而這只會讓壞事變成真正的壞事。無益的認知會入侵心智那塊理性、行動與意志的聖地,然後把我們的羅盤丟到一旁。
人類的大腦演化是為了因應與現在大不相同的環境,結果,這讓我們多了各式各樣生理結構上的包袱,人們依舊準備好偵測早已不存在的威脅與危險。只要想想你在金錢壓力下冒冷汗,或是被老闆怒吼時出現的「開戰或逃跑」(fight-or-flight response)這種對壓力的本能反應就知道了。我們的生命安全其實並未受到威脅,會餓死或捲入暴力事件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有時候我們卻以為真的會如此。
我們有權選擇如何回應這樣的處境以及各種情況。我們可以盲目地被這些原始的感覺牽著走,或是去了解它、學著過濾這些感覺。
在認知上的紀律能讓你在每一種情況下清楚看見自己的優勢,以及該採取什麼樣的適當行動,避免被慌亂與恐懼的瘟疫所波及。
洛克菲勒深深明白這一點,他拋開了具有破壞性的不良認知,磨練出控制、引導並且了解這些信號的能力。那就像是一種超能力,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接觸到自己內在的這一部分,他們從未質疑自己的衝動與本能,所以成為了它們的奴隸。
我們可以理性看待災難,或者,和洛克菲勒一樣,在每一個災難裡看見機會,然後將負面處境轉化為一種教育、一套技巧,或者一大筆財富。若以正確眼光來看每一件發生的事,無論是經濟崩盤或個人的不幸,都是一個向前邁進的機會,儘管它的衝擊可能出乎意料。面對看似無法跨越的障礙時,有幾件事必須牢記。我們必須試著:
•保持客觀。
•控制情緒、保持心情平穩。
•選擇看見好的那一面。
•鎮定心神。
•不理會那些擾亂、局限他人的事。
•對事情有正確的認知。
•回到當下這一刻。
•將注意力放在可控制的事情上。
這就是你從障礙裡看見機會的方法。它不會自己發生,它是一個過程,一個來自自律與邏輯的過程。
你可以隨時使用這套邏輯,有效地運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