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丁罕刑事督察芮尼克養著四隻流浪貓,嗜吃三明治,酷愛爵士樂,支持永遠也贏不了球的足球隊,站在對抗邪惡犯罪,捍衛正義的第一線,始終不放棄對人性的信心與對世界的希望,直到一顆子彈擊碎他的小宇宙,強迫他面對無情的現實……
《死亡的溫度》為英國犯罪小說家協會鑽石匕首獎得主約翰‧哈威巔峰之作,以跳脫推理格局,深入刻劃人性的高度文學性,被《泰晤士報》推崇為「推理之王」。本書由《追風箏的孩子》資深譯者李靜宜翻譯。
內容節錄
《死亡的溫度》
1
這是個奇異的時間點,不算白天,也不算夜晚,甚至連黃昏都不算,光線開始消逝,有些過度小心的駕駛亮起車頭大燈,這條通往市區的主要幹道,光滑的路面映出一閃而過的淡色倒影。
琳恩·凱洛葛把無線電從第四頻道轉到第三頻道時,她開的這輛沒警車標示的車子微微顛了一下。警用無線電除了靜電干擾之外,什麼動靜也沒有。真好。
街道兩旁都是學生,湧上人行道推擠拉扯,襯衫鬆垮,背包掛在肩上,還有併肩的兩人各戴一邊耳機,一起聽他們的MP3。一小群年齡頂多十三、四歲的女生,裙子短得幾乎遮不住屁股,一根大麻菸在大家手上傳來傳去。若是換成別的日子,琳恩大概會停車,好好訓她們一頓。但今天不行。
二月十四日,情人節,下午四點多,她什麼都不想,就只想早早回到家,剝掉衣服,泡個熱水澡。她買了禮物,不是什麼別出心裁的東西,就只是一張DVD,塞隆尼斯·孟克六六年的現場演出專輯,但還沒包裝好。她把卡片擺在烤吐司機前面,她覺得應該會被看到的地方。她瞄一眼鏡子,看見眼睛裡的疲累如此明顯。
◆
就像顆你忍不住要一直用舌尖去舔的牙齒一樣,她在伍德波洛路右轉,換到外側車道時,這首歌都還在她耳邊迴盪。但她還是聽見警用無線電的呼叫:克蘭瑪街與聖安尼山丘路交叉口附近有暴力事件。她離那裡很近。
「TG13回報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呼叫TG13,請說。」
「TG13回報控制中心,我在伍德波洛路上,正要轉進克蘭瑪街。」
「控制中心呼叫TG13,緊急應變小組已經出發,建議等待他們抵達。」
右邊的幾個小街區是新蓋的公寓大樓,再遠一些則是原本的市政大樓,但現在已改為學生住宅。聖安尼山丘路交叉口對面有一群年輕人,多半都穿著帽T--不然還會穿什麼呢--人圍成一大圈,漫到馬路上。
琳恩熄掉引擎時,聽見一聲咆哮,刺耳且忿怒的叫聲。還有反覆的叫囂,彷彿足球迷喊著要血債血還。
「控制中心,TG13報告,我目前在克蘭瑪街現場,大約有十五到二十名年輕人在打架。」
她搖下窗戶,聽見一聲慘叫,急迫且淒厲,緊接著一聲又一聲。
「控制中心,TG13報告。我已經在現場,非馬上介入不可。請求立即支援。」
「控制中心呼叫TG13,建議--」
但她已經下車,衝向那群人。
「警察!警察!讓我過去!」
她一路往前擠進人群中央時,有人的手肘撞上她的肋骨,還有往外揮的手抓過她的臉頰,印戒劃破她的皮膚。
幾個站在前面的人轉頭看究竟是什麼情況,她繼續擠到中間。各種膚色的臉孔瞪著她,表情從漠然到痛恨都有。有不少人一身黑白,是雷福德的代表色。所以這是幫派鬥毆?
「快滾,臭婆娘!」
更多叫嚷,更多威脅。
兩個年輕女性本來在打架,琳恩擠進來時,她倆便分開來。
十五歲,她想,頂多十六。
最靠近她的這個--單薄的白臉,頭髮短得像男生,皮夾克,黑白圍巾,黑色緊身牛仔褲--左頰有個傷口,血緩緩流下,手臂上另有一個傷口。她的對手面對琳恩而立,看起來是個混血兒,黑色頭髮綁在腦後,丹寧夾克和牛仔褲,手裡一把短刃小刀。
琳恩踏前一步,凝視這女孩的眼睛。
「好了,放下刀子。」
再往前兩步,然後三步。緩慢,謹慎,盡可能保持自信。有警笛聲,在不太遠的地方,越來越近。頭頂上,路燈似乎隨著時間一秒一秒過去,變得一秒比一秒亮。
「放下。」
女孩眼睛露出嘲諷的神色,只有一抹最淡微的恐懼,以及懷疑。
圍觀的眾人安靜下來,幾乎無人敢動。
「放下。」
又往前半步,女孩臉上的表情變了。
「放下,」琳恩靜靜地說,「把刀放在地上。」
女孩開始俯身,彷彿聽從指示。但琳恩太晚才看見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太慢才出手制止她的動作。女孩輕盈躍起,刀劃過另一個女孩的右臉,宛如切開一顆熟透的李子。
女孩放聲尖叫。
琳恩以左腳為支點,轉身抓住凶手的袖子,用力把她扭過來,一膝抵住她的後腰,拳頭劈下她的手肘,刀子掉落在路沿上,女孩不斷掙扎。
警笛繼續逼近,後面跟隨著救護車的鳴響。
琳恩把女孩的右臂緊緊扣在背後,眼角餘光瞥見有個年輕人從步步後退的旁觀群眾中走向前來,舉起手。她轉頭面對他,這短短的瞬間已足以讓她看見他手裡握著一把手槍,還有那輕蔑的眼神。她猛然轉身的力量,讓那女孩跟著她一起轉身。
第一槍擊中琳恩胸口,她整個人彷彿離了地,然後雙膝落地,往後跪倒。而那女孩站著,手往外伸,彷彿要擋開朝她飛來的東西。第二顆子彈擊中她的頸部,就在刻著她愛人名字的那條金項鍊上方,鮮血噴出,如一道弧線落在斑駁的地面,噴進琳恩的眼睛和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