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重視書評,企圖透過書評,在評論者、讀者、出版社間,建置一套易於滾動的「善」循環。2023年適逢文訊雜誌社四十周年,推出四本編集,其中,書評集《時代之書》,主編為詩人鴻鴻,以年為單位,1983~2022年一共挑選40篇書評,40篇書評對應40本書,40本書照見40個年代。
如鴻鴻所言,這40本書計有18本小說/小說選集、7本詩集、6本散文/報導文學、6本評論、2部戲劇、以及1冊繪本。主題涉及原住民文學、客語文學、台語文學、歷史、政治、武俠、科幻、生態、性別、同志、勞工、電影、音樂……;合而觀之,反映的是四十年來台灣的文學及藝術、文化、社會史。
《時代之書》是一條時間之河,承載了這座島嶼的記憶,記憶是紀錄、也是預言。歡迎你來到「時代之書」,歡迎你打開時代之書。
內容節錄
《時代之書:《文訊》40本年選書評(1983-2022)》
生猛的漁港少年青春夢——邱坤良的《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 ◎李潼
一
若「文如其人」的說法可信,文章要寫出潑辣活氣,作者恐怕很難不是古靈精怪的「靈氣逼人」。
邱坤良收錄在《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的十三篇文章,不論唐突滑稽、香艷刺激、義憤填膺或傷感緬懷;不論行文是娓娓道來、今古不分、平舖直述或夾議夾敍;由於他的撰文,句句都活氣,篇篇皆潑辣,讀者可如見其中的古靈精怪。
二
以這座在一九七一年拆除的南方澳大戲院興衰為本書主軸,邱坤良當然不會將筆墨著重在青冷青冷的建築結構和格局。他感興趣的是一些與南方澳大戲院有關的有血「有目屎」、有情兼有義的人與事。並由此擴散,「牽拖」地緣和人緣,讓漁家守護神的媽祖婆、成年禮引渡人的脫衣舞女郎、願望破滅的孤女、一手造神的少年來福、廟公導師杜顯揚、恨為男兒身的阿坤旦以及布袋戲師傅和車弄鼓藝人等等出列,在他以五十年歲月的「寸角」搭建的懷念舞台,再度出場,一如遠年的光彩。
黑漆漆的老戲院,原本就極富想像空間,而它展演的栩栩如生的電影和歌舞,更讓它魅力無限。何況位在台灣東北角港岸的南方澳大戲院,曾獨領風騷,從而四○年代的日治末期到國民政府治台的六○年代期間,是南方澳人的「全方位」生活中心;也就是娛樂中心和政治、教育與文化中心;包括退伍軍人點閱召集、防火消防演習、戶口校正、里民大會、流行歌曲大會串、民意代表競選政見發表會和學校遊藝表演都「假本大戲院」舉行;而且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堂堂成為剛創立的南安國民小學代用教室。
南方澳大戲院的全方位、多功能,「沒大沒小的說」,是遠勝隔它一條街口的南天宮媽祖廟。它所承載南方澳民眾的共同記憶深入地方各階層,普及男女老少,因生活氣息濃厚,所以更輕鬆的深入人心。
這樣一座「全方位」的生活中心,在台灣各城鎮,所在多有。但往往也因它們的功能太生活化、記憶的滲透太自然,常遭在地子弟忽視,乃至遺忘。
南方澳子弟的邱坤良,能為南方澳大戲院的「興亡」留下記錄,為若干有趣的南方澳鄉親拓印足跡,為南方澳的地景張揚聲嗽以及為他熟識的藝人延續音容呼吸,儘管是在他遠離南方澳老家的三十年後,幸好他也「起工」了;以他如交趾燒素樸而不褪色的筆法,加進青鮮魚穫的生猛氣息,讓這些人事地物又鮮活過一次。
三
追憶往事、描摹故人或呈現家鄉,是否都需要時間遠隔、空間移轉之後,又與當事人或標的物保持距離,才能找到一個客觀的位置。
這樣的遠隔和移轉,再回首觀顧,會不會因距離和位置而有失真的心境及失焦的眼神?
在地子弟寫在地事的困難,較外鄉人寫在地事的恍惑相當:回憶與觀察的可愛和可信,同時也包含了可厭和可疑。所幸《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不是沿革或方誌,不是學術研究的論著,它是邱坤良「個人生命經驗的反芻」;是他個人「生活態度與工作方法」養成的溯源;是他身為南方澳子弟的反思及感念;是他不必他人考證的真情告白。
《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以直率得近乎「吐槽」的自我調侃和「要死大家死」的童體秘聞大公開,將從古至今的南方澳常民基層文化加以剔理揭示;將凡常小人物的悲喜予以特寫浮凸,並寄以「恩怨兩相忘」的懷念。而這些再凡常不過的人與事,足以讓人憶起自己生命中也曾有過卻淡忘多時的人與事。而南方澳在特定時空下的殊異變化,其實也是記性不差的人在另一處經歷過的;至於南方澳的特殊地景,唯有讓人欣羨。
邱坤良在《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採用的白描手法,可能是個人文字風格,卻也恰如其分的與十三篇文章的小人物行徑合拍。這些素樸文字中不時跳出來的舊詞新用、政治用語家常化,卻神妙至極,令人捧腹。這或許是邱坤良慣常的幽默性格使然,但卻又遠超過所謂「白描手法」常犯的清淡無味(無味無素),尤其情境落差極大的事件綿密出現,竟有小說情節的衝突意味,令人在可疑中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