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臺南文化遠渡紐西蘭 南大文資系成果展現國際能量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29 11:26:18)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及青年發展署「大專校院國際永續及社會創新人才培育計畫」支持下,2025年暑假帶領師生前往紐西蘭,展開為期兩週的海外移地教學與國際交流行程,並於8月27日舉辦「紐西蘭移地教學成果展」,向校內外分享學習歷程與研究心得。
此次課程由王志明副教授、陳一峰副教授與張靜宜副教授帶領,師生團隊實地踏查南島摩拉奇圓石(Moeraki Boulders)、蒂阿瑙螢火蟲石灰岩洞(Te Anau Glowworm Caves)、冰河國家公園、但尼丁植物園等自然地景,透過現地觀察理解冰河地形、石灰岩地貌與氣候變遷,深化對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育的認識,並提升學生實地觀察與批判思考能力。
在文化交流方面,南大文資系團隊特別前往基督城,與「華興協會」持續推展文化永續合作。除延續既有合作備忘錄(MOU),並透過結合臺南四大名匾的「拓碑工作坊」,讓當地夥伴親身體驗臺灣傳統拓碑工藝;同時,南大人文學院出版的《臺南學》專書亦贈予協會,象徵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經驗與學術成果的分享與傳承,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國民外交的意義。
此外,師生團隊參訪紐西蘭國家博物館(Te Papa Tongarewa),學習該館如何將自然保育與毛利族知識結合,並轉化為展覽與教育活動,啟發文資系將相關經驗應用於臺灣本土。返國後,南大文資系已規劃與台江國家公園合作,籌辦以「陸域生態保育」為核心的環境教育營隊,將國際經驗轉化為在地行動。
南大文資系表示,本次紐西蘭移地教學體現「跨域學習、文化交流、永續實踐」的精神,不僅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也讓世界看見臺南文化與自然資源教育的能量。成果展於南大文薈樓1樓廣場展出至9月10日,歡迎校內外師生蒞臨參觀,共同感受南大文資系的國際交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