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AI策略的思考架構 聚焦四重點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327 14:30:24)根據PwC Taiwan《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轉捩時刻 加速重塑》,「生成式AI」不只是2024年市場持續探討的重大關鍵字之一,超過四成全球與36%臺灣企業領袖認為生成式AI可改善商業模式、拓展新市場,增進產業競爭力,將增加企業營收與利潤5%以上。然而企業領袖們也未忽視生成式AI的風險。全球(64%)、臺灣(85%)企業領袖重視採用生成式AI的資安風險,緊隨其後為法律責任、聲譽風險、散布假消息等。可見臺灣企業領袖對生成式AI保持積極,也同時審慎觀察可能的風險。
AI技不斷突破使門檻降低 掌握風控才能有效運用
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盧志浩指出,生成式AI帶給我們最大的衝擊,就是當機器從遵循指令做重複的事,變成也具有創造能力,例如近期AI影片生成服務Sora正式發表,立即吸引市場關注,運用文字描述就可以生成高品質影片,再次突破過去認知的界線,這些技術躍進,將逐漸讓新科技以更自然的方式,提供給企業使用,使用技術的門檻也越來越低。
《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八成五的企業領袖擔心使用AI帶來的資安風險,也開始擔心不成熟的AI,會帶來哪些潛藏風險與危害。盧志浩表示,這樣的擔憂,隨著生成式AI進化,反而更形加重,例如:歐洲最近推出的人工智慧法草案, 採用更系統性的規範來管理AI;可預期的,對於負責任的AI( Responsible AI)要求將越來越嚴格。
PwC將潛在AI風險分為六個不同類別:AI運算效果風險、使用安全性風險、人類控管能力的風險、經濟面影響的風險、社會衝擊的風險、企業營運的風險。相信未來對於AI的控管要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如何將一個黑盒子的技術,透過風險控管的手段,逐漸往灰盒子方面靠攏,才是未來技術大量應用的最佳途徑,否則這些風險可能成為AI技術應用的阻礙。
建立實現AI策略的思考架構
盧志浩表示,企業領袖們急迫地想知道要如何將AI有效地運用在企業中,如何運用AI帶來新的競爭優勢,開拓新的營收來源?如何利用科技的突破來增加員工的能力,進而提升員工生產力?他首先透過探索企業AI策略與構成內容,提出企業可參考的模型,嘗試建立一個實現AI的策略思考方法,提供企業建立屬於自己的AI策略。他強調,這些都是一些「初期」的解答,畢竟AI運用多數還在草創階段,目前很難有個完整或經過多年驗證的策略架構。
以商業眼光來思考AI,企業可採用兩個價值思維、四個策略重點來訂定明確目標,兩個思維就是行銷AI與使用AI,行銷AI關注在市場與產品上,其目標是增加營收;使用AI更關注事在企業內部的發展與運用,目標是生產力與成本節省,而四個策略重點分別是:
1.Experience and AI(xAI) 以AI創造不同以往的數位體驗:
透過AI建立新的獨特個人體驗,包括更簡單、更有智慧的互動方法,更貼心的個人化引導,更方便的個人助理。
2.Plus AI(+AI) 將AI能力加入目前的產品與服務中:
重新召集產品研發相關人員,就目前產品與服務中,尋思如何增加AI的模組,並透過這個新模組不斷學習,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異,並且考慮如何將落地與雲端的AI互補,提供 不斷進化的AI功能。
3.AI Reduction(AI-) 使用AI來取代人力的需求:
透過AI取代目前低階的內容生成或者重複性高的工作,透過重新審視工作並進行細分,把部分或全部工作運用人與AI的協作方式完成,以此降低人力需求。
4.People & AI(&AI) 讓員工透過自身運用AI提升工作效率與品質:
擴大AI的使用,並透過使用情境(Use Case)推廣,與廣泛訓練員工AI相關技能,強化員工對於AI的技能掌握,使AI能更嫻熟的運用在工作中,藉此提高工作效率與品質。
盧志浩表示,企業可以透過上述的架構來思考,如何將AI納入企業策略之中,並且與現有數位轉型策略互相結合,嘗試將AI作為達成數位轉型目標的重要工具之一,以達事半功倍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