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癌症患者、三高可打COVID-19疫苗嗎?年長者接種須知一次看

2021/6/14 14:01(6/15 17: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14日電)國內COVID-19疫苗陸續開始施打,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順序,一般民眾先從75歲以上高齡長者開始接種。哪些人不宜打疫苗?癌症患者、有慢性病的長輩可以打嗎?打完疫苗出現哪些副作用是正常的、哪些狀況需要送醫?網路上流傳許多打疫苗前建議事項要照做嗎?中央社整理指揮中心及各縣市政府相關說明,供您參考。

若您有任何疑慮,最好先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即使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確保自身健康。

哪些人不能接種?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先前接種的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能接種。

哪些人應先暫緩接種?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 ) ,建議先不要接種。

血液癌病人(例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癌等)因可能接受較高強度化療及白血球增生劑,建議先暫緩疫苗接種,並諮詢醫師。

癌症患者可以接種疫苗嗎?接受化療期間可以打嗎?

可以。台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李冠德表示,研究證實癌症病人發生COVID-19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和死亡率很高,癌症病人屬於免疫力低的族群,一旦感染,病毒脫落的時間較長、產生變種病毒的機率也較一般人大,建議優先接種。

李冠德指出,實體腫瘤病人(例如乳癌,大腸癌,肺癌等)化療期間均可接種疫苗,不必為了疫苗而停止化療或標靶,若能選擇在白血球上升時接種疫苗會更好。

血液癌病人(例如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癌等)通常會接受較高強度化療及白血球增生劑,建議延遲接種,直到中性白血球數目恢復。若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異體或自體)者,建議至少要3個月後再接種。

有心臟病以及三高可以打AZ疫苗嗎?

心血管疾病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且長期服藥的患者,感染COVID-19的嚴重性和死亡率比一般人高,醫師評估臨床效益大於風險,建議施打。

慢性病長者打疫苗前要停藥嗎?

不用。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提醒,接種疫苗前,原本就規律服藥的慢性病長者,不需特別停藥;若患有自體免疫或血小板疾病,可現場詢問醫師,也可攜帶目前服用的藥品,輔助醫師評估。

另外,黃國晉提醒,接種疫苗前不需事前服用普拿疼等止痛藥。

打疫苗前要吃飽、喝250CC溫水,以減少副作用?

不用。專家表示,接種疫苗前是否空腹、喝溫開水,與避免產生不良反應無直接因果關聯性。

專家表示,吃飯、喝溫水、正常睡眠都是維持健康狀態的方式。民眾放鬆心情,在健康身體狀態下,應能減緩暈針、輕微不適症狀發生的風險。

打疫苗前禁止攝取澱粉、吃保肝產品,以減少副作用?

不用。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COVID-19門診醫師張皓翔表示,無論是施打COVID疫苗或是其他疫苗,都沒有「不能吃澱粉」的禁忌。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俊良指出,中醫說「疏肝解鬱」指的是調節自律神經,有些人可能因疫情而緊張、焦慮,但這與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不建議民眾自行服用中藥。

目前沒有研究建議民眾接種疫苗前要吃什麼,建議民眾放鬆心情、維持正常作息、正常飲食。

為避免群聚,打完疫苗可以馬上離開嗎?

不行。接種後15至30分鐘,應在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停留觀察15分鐘,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發生急性過敏反應,應停留觀察30分鐘。如果不適症狀未改善,請就醫診治。

打疫苗可能出現哪些副作用?出現什麼狀況需要立即送醫?

接種後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輕微發燒(超過38度,但會在一兩天內消退)、畏寒、關節痛等情況,有民眾形容就像是小感冒。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台北市長柯文哲打完疫苗也都有發燒,這時可服用退燒藥、普拿疼緩解,並且多休息、多喝水。

如果局部出現紅腫、紅疹、疼痛,請勿搓揉注射部位,可局部適度冰敷並觀察。

但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兩天,甚至更嚴重,或出現過敏反應、呼吸困難、暈眩、心跳加速,應趕快就醫。就診時也要主動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協助醫師診斷。

指揮中心提醒,打完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
•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
•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
• 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
• 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紅或紫斑等

打完疫苗後多久會產生保護力?

疫苗注射後,身體需要時間產生保護性抗體,一般約2週後開始產生保護力。完成COVID-19疫苗所有劑次接種,才能確保疫苗保護力持續較久。

需要注意的是,接種疫苗後,仍有可能罹患COVID-19。因此即使完成疫苗接種,還是要遵守防疫規範。

若我曾感染COVID-19,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無論先前是有症狀或無症狀的COVID-19感染者,都應接種疫苗。不過,確診個案建議自發病日起至少間隔6個月,並且符合終止隔離或治療標準後,再接種疫苗。

疫苗要接種兩劑,這兩劑要是同廠牌嗎?可以混打嗎?

依目前實證,疾管署不建議兩劑施打不同廠牌疫苗;只有第一劑施打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第二劑才可以更換廠牌。如果不小心使用了兩劑不同廠牌的COVID-19疫苗,也不建議再補接種。

COVID-19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嗎?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不行。疾管署表示,目前尚無足夠資訊確認COVID-19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或安全性,因此不建議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疾管署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前後,至少與其他疫苗間隔14天。(編輯:黃淑芳、黃靖貽)11006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