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把台灣環保觀念帶回印尼 她創無包裝商店推廣綠色生活

無包裝商店近年在印尼興起,其中一名創辦人留學台灣時養成隨手做環保的習慣,回國後苦於難實踐在台灣習以為常的綠色生活而決定創業,盼讓雅加達民眾也能輕鬆為永續環境盡心力。

2021/1/3 09:03(1/3 11:16 更新)

推薦閱讀

    印尼青年創業家貝竺喧(Putri Arif Febrila)是雅加達知名無包裝品牌Bulk Source的創辦人,這個提倡友善環境精神的商店在一年半內展店3家。貝竺喧曾在台師大學中文,並攻讀取得輔仁大學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位,2014年起在台灣住了3年。

    貝竺喧於12月15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引進無包裝商店最初是因為她的個人需求。她說,台灣社會很重視環境永續,民眾自備購物袋、環保餐具、水瓶、做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盡量不使用用過就丟的塑膠袋,也很容易買到本地的有機產品。

    貝竺喧說,她2017年回印尼後發現很難再像在台灣一樣,將環保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於是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Bulk Source,希望能從源頭減量的方式讓更多雅加達民眾輕鬆實踐「零廢棄」(Zero Waste)的生活。

    Bulk Source販售相當齊全的日常所需,從五穀雜糧等主食、油醋調味料、果乾等零嘴、咖啡豆和茶葉、到衛生清潔用品等,消費者都可自備容器或非常便宜的價格購買可重複使用的瓶罐,依需求秤重採購,許多產品都來自本地有機小農或供應商。

    貝竺喧說,Bulk Source的宗旨很簡單,「我們希望減少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減少食物的浪費,同時為在地生產者打開市場,讓雅加達民眾看到他們的好產品」。

    貝竺喧表示,她在台灣才學會過有環保意識的生活模式,「之前在印尼跟一般人一樣,在台灣住了三年,改變很多我自己的生活模式,回來後發現差異蠻大的,於是開始思考如何讓印尼人、雅加達民眾也可以享受我這種生活」。

    無包裝商店在不少歐美國家盛行多年,在印尼仍是新概念。

    貝竺喧說,創業初期挑戰蠻大的,包括和供應商、消費者溝通無包裝的生產與消費模式等。消費者的反應很好,「很多人很興奮,很快就適應,超乎我預期」。如果沒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已經開第4家店了。

    貝竺喧說,Bulk Source成立後,前2家門市前15個月內避免製造3500噸的垃圾袋(等於每間店每個月約可避免製造116噸的垃圾袋)。雅加達自2020年7月起禁止超市等店面使用塑膠袋,對源頭減塑很有幫助,但印尼的廢棄物回收與管理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希望台灣可以協助印尼在這方面的發展。

    由於缺乏廢棄物回收及處理設施,棄置和露天焚燒是印尼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各地掩埋場飽和與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是急迫要面對的問題,不過民眾環保意識已有提升。

    無包裝商店Saruga經理吉娜(Ghina Sahirah)於12月13日表示,Saruga創立於2018年,是雅加達首家無包裝商店,這2年多來,有越來越多廠商主動與Saruga聯絡,提供無包裝產品,表示廠商也認識到創造友善環境產製過程的重要性。

    Saruga的社群媒體經理威爾丹(Wildan Kael)表示,Saruga的經營理念主要不是行銷產品,而是教育消費者購買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並養成「負責任的消費行為」,亦即只購買真正「有需要」的產品,而不是「想要」的產品,以避免過度消費。

    雅加達民眾滴安(Dian Bheno)說,她家裡有很多洗碗精、橄欖油等用完後的瓶瓶罐罐,不容易找到地方回收,現在她都用這些容器在無包裝商店購物,她很喜歡這樣的消費模式,「我覺得我幫到地球,讓我們能過更好的生活」。(編輯:郭中翰)11001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