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世界糧食計劃署角色一次看懂
2020/10/9 22:40(10/9 22:56 更新)
(中央社羅馬9日綜合外電報導)總部設於羅馬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今天榮獲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組織在戰爭、內戰、天災及饑荒等緊急情況下提供糧食援助,以下是關於這個組織的5點介紹。
●起源
世界糧食計劃署1961年在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的要求下成立,旨在透過聯合國體系提供糧食援助,起先為實驗性組織。
世界糧食計劃署首個學校營養餐項目1963年獲得批准,1965年成為聯合國正式常設機構,2019年援助了全球88個國家的9700萬人。
●任務
世界糧食計劃署著重緊急援助、重建及發展援助,有2/3的工作放在受衝突影響的國家,這些國家人民營養不良的可能性是其他地方的3倍。
世界糧食計劃署與其他兩個總部設於羅馬的聯合國機構緊密合作,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及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
●援助範圍
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的援助幾乎涵蓋所有地方,包括1970年代遭逢乾旱的非洲沙赫爾(Sahel)西部地區及1984年面臨饑荒的衣索比亞。
世界糧食計劃署也曾援助蘇丹、盧安達、科索沃、海地、剛果民主共和國、敘利亞、奈及利亞、葉門及2004年大海嘯後的亞洲地區。
●饑荒與疫情
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全球有逾8.21億人長期飢餓,還有1.35億人正面臨嚴重飢餓或挨餓,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2020年結束前可能新增1.3億人加入飢餓行列。
●疫情與人道災難
世界糧食計劃署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今年告訴聯合國安理會:「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下,我們不只面對全球大流行病,也面臨全球人道災難。」(譯者:陳正健/核稿:陳政一)10910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 又一聯合國機構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