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柏林圍牆幕後英雄 拍下萊比錫大規模示威的記者
中央社駐柏林特派員林育立/11月9日
1989年10月10日,東西德人緊盯電視,不敢相信眼前的畫面:東德大城萊比錫環城大道上,昨晚有數以萬計的民眾走上街頭,齊聲呼喊自由和民主的口號。這是東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示威,在場軍警從頭到尾不敢開一槍。
從此,示威擴散到全國。一個禮拜後,共黨總書記何內克(Erich Honecker)下台。一個月後,柏林圍牆倒下,獨裁政權垮台,史稱「和平革命」。
「出口轉內銷」西德媒體成東德人的眼
柏林近郊波茨坦的電影博物館今年9月底舉辦Moving History影展,在一場名為「報導是為了革命?」的研討會,溫西爾斯基(Peter Wensierski)和楊恩(Roland Jahn)兩名記者坐在台上,討論「對比」(Kontraste) 這個節目在東德變天過程扮演的角色。
「對比」是西柏林公共電視的深度報導節目,那時是冷戰年代,美蘇意識型態沿著東西德和東西柏林的邊界對峙。「對比」一開始的副標是「東西雜誌」,關注的是鐵幕後的東歐國家。1980年代,受到波蘭、捷克民主運動刺激,東德也開始出現以環保和反戰為名的反對運動, 表面平靜的社會蠢蠢欲動,「對比」的焦點隨之轉移到東德。
楊恩在東德民運圈極為活躍, 1983年被驅逐出境,到了西柏林仍一心推動民主運動。「我被關過很多次,都是因為西德媒體的報導才出獄,親身見識到媒體的力量,我想讓東德反對派的聲音在東西德都被聽見」,楊恩回憶當初走進記者這一行的動機。他幸運認識了溫西爾斯基、一位曾派駐在東柏林多年的西德資深記者,1980年代中,兩人成為「對比」節目部的最佳拍檔。
東德媒體受黨國機器的控制,記者必須聽命共黨的指揮。儘管黨可決定報導方向,卻無法阻止人民接收西德電視台和廣播的訊號,民眾將屋頂的天線朝向西方,共黨當局多次干擾效果都很有限。
西德的廣播和電視節目是東德人民重要的資訊來源,問題是,在東德工作的西德記者,行動受到嚴密監視,許多人擔心報導敏感題材會得罪共黨當局,被迫離開東德,寧願等著被政府餵新聞,楊恩非得另闢管道才能取得畫面。
好在他認識許多民運分子, 願意冒險拍下社會的真實面,「出口轉內銷」讓東德民眾看到真相。楊恩在西柏林也結識了許多西德外交官、國會議員和記者,他們進入東德有行李不被檢查的特權,楊恩不時託他們帶報紙、雜誌和印刷設備等違禁品給民運分子,壯大反對運動的力量,還請他們夾帶錄影機和空白錄影帶,「我們走私的管道很多元」,楊恩開玩笑說。
揭穿共黨華麗謊言 關鍵影像震驚世界
現在回過頭來看,「對比」排除萬難打破新聞管制,記錄東德衰敗的過程,無疑是推倒圍牆的幕後英雄。1987年6月,大衛鮑伊(David Bowie)等知名搖滾歌手在西柏林演出,數以千計的東柏林樂迷擠到圍牆邊想聽, 卻被警察硬生生擋下來,現場爆發的激烈衝突官媒絕口不提,只有「對比」報導。
同年10月,「對比」揭發東德開採鈾礦給蘇聯做核武用,卻絲毫不關心礦工的健康;1989 年5月,「對比」率先揭發地方選舉舞弊,共黨的統治威信從此掃地;1989年9月,報導萊比錫商展,卻把重點放在光鮮表面背後不堪的現實:城市邊緣到處是失修的公寓,新婚夫婦找不到醫生治小孩的病,年輕人對政府絕望。
東德民運分子和西德媒體裡應外合,最傳奇的故事就是定期為「對比」提供畫面的謝夫克(Siegbert Schef ke)和拉多姆斯基(Adam Radomski)。1989年10月9日,兩人爬上屋頂,跨過好多棟房子,躲過情治人員的監控, 帶著錄影器材開車到萊比錫, 摸黑爬上教堂鐘塔拍下數萬人示威的畫面。
無視東德當局的警告,當晚「明鏡周刊」駐東柏林記者施瓦茲(Ulrich Schwarz)也在現場,在街上巧遇兩人,幫忙把影片夾帶到西柏林,第二天在晚間新聞節目播放,震驚全世界。
「這些影像有多重要,當時我們三人都明白」,施瓦茲受訪時說,全國人看到這些畫面,才知道萊比錫不是像官媒說的只有幾百人在喝酒鬧事,而是數以萬計訴求和平的人民,「如果沒有播出,那一晚就白費了」。
「對比」至今仍是德國公共電視第一台(ARD)的招牌節目, 延續過去傳統揭露醜聞。溫西爾斯基和楊恩當年的主管、自由柏林之聲總編輯恩格特(Jürgen Engert)去年慶祝節目開播50週年時回顧說,正是因為這兩人的報導,世人才得以認識這群民主運動的先鋒,激勵更多東德民眾仿效,「電視這個媒介造成這麼直接的政治效應,過去從來沒發生過」。
今年10月3日德國統一紀念日前夕,施瓦茲獲頒聯邦十字勳章。總統史坦麥爾(Fr an k-Walter Steinmeier)在賀詞中說,施瓦茲不僅是唯一在萊比錫示威現場報導的西德記者,也協助將偷偷拍攝的影像運到西柏林,「正是因為您的勇氣和果斷,萊比錫示威才成為和平革命的轉捩點」。(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11月號)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