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人DNA及性經驗研究:同性戀非單一基因決定
(中央社倫敦29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一項關於性行為生物學基礎的大型科學研究結果證實,性吸引像智商一樣不是由單一基因決定,並沒有單一同性戀基因。但基因和環境的複雜組合影響一個人是否擁有同性伴侶。
根據今天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數以千計的基因變異(genetic variants)和同性性行為有關,但多數的影響極小。這項研究分析了近50萬人的DNA和性經驗。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有5種基因標記(genetic markers)與同性性行為「顯著」相關,但也難以預測一個人的性傾向。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FIMM)生物學家根納(Andrea Ganna)表示:「我們掃描整個人類基因組,並發現一些,精確來講是5處,明顯與回報從事同性性行為者相關的地方。」
他說,這些各自產生「非常小的影響」,但合併起來可以解釋「在自我回報有同性性行為者中,不到1%的人有這種變異」。
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表示,這代表像環境、撫養方式、個性與教養方式等非遺傳因素,更可能顯著地影響一個人在性伴侶上的選擇,就像大多數其他人格、行為及身體特徵一樣。
這項大型研究對提供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及美國DNA測試公司「23與我」(23andme)DNA樣本及生活習慣資料的47萬多人,展開訪問調查,並進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表示,性向確實具有遺傳成分,證實之前規模較小的研究,特別是雙胞胎。
但與根納合作的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成員納勒(Benjamin Neale)表示:「沒有單一的同性戀基因,而是分散在基因組中的許多小型基因效應的貢獻。」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基因變異中沒有明顯的模式可以用來預測或辨認一個人的性行為傾向。
納勒表示:「我們釐清了這有很多的多樣化,讓我們更細微深入地瞭解(同性性行為)。」
以美國為據點的LGBTQ權利倡議團體同性戀反詆毀聯盟(GLAAD)的史托克斯(Zeke Stokes)表示:「這項新研究也重新確認長期以來的認識,也就是同性戀如何受到天生或後天影響,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程度。」(譯者:侯文婷/核稿:劉淑琴)10808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