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國考慮派軍艦通過台灣海峽 一改置身事外作風

2019/6/6 19:03(6/7 01: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媒體今天報導,德國正考慮派遣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一改數十年來軍事上的不對抗作風,加入美國和法國行列,挑戰北京「領海」主張。

北京認為台灣海峽為其領土範圍,西方卻認為這是國際水域。

「國際前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前執行總編維諾克(John Vinocur)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以「德國的軍事盤算」(Germany's military maneuvers)為題指出,向來「不碰衝突」的德國若公開支持盟國戰略,派軍艦穿越台灣海峽,不只代表作風丕變,在國內奉行被動、非戰鬥軍事路線的一派眼裡,也勢必會被視為挑釁之舉。

德國近年來不願介入衝突的案例包括:2011年西方介入利比亞戰事期間,將海軍撤離戰鬥區;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鄰國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法國行列,決定不直接參與在敘利亞攻打伊斯蘭國(IS)的戰事等等。

德國一位官員上月就向維諾克透露德國打算派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上週又有另一位官員回答維諾克詢問時,證實德國國防部討論了這項計畫;不過今年夏天結束前,德國應該不會做出確切決定。

北京認為台灣海峽是其領海,法國巡防艦4月穿越台灣海峽時,中國派出軍艦尾隨,並發出警告,要其駛離。北京表示,對巴黎「非法」穿越台灣海峽,提出了嚴正的交涉。

4月稍晚,美國也派遣兩艘驅逐艦穿越台灣海峽,「展現美國對印太自由開放的承諾」。

早在前總統歐巴馬上任之初,美國就把對抗中國軍事崛起列為優先要務。法國則是把握每個機會,要凸顯擁核的全球性干涉主義者,可作為美國側翼的角色。

那德國為何要介入?部分原因是,在柏林與美國總統川普關係不佳、德國總躲在背後的作風遭到廣泛唾棄之際,梅克爾政府嗅到了此舉可帶來的雙重機會。

華盛頓對德國進口車課徵關稅暫停6個月之際,德國支持美國當然不會有壞處。

現在的問題是,國內政治地位低落的梅克爾政府,是否會真正貫徹這個投射軍力計畫。

梅克爾一週前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一席明顯像是在告別的演說,讓人有點時空錯亂,德國彷彿回到仍為無庸置疑的歐洲領袖,德國錢淹腳目、溫和節制、歐巴馬的支持溢於言表的時代。

但事實上,德國政壇早就四分五裂,梅克爾和社會民主黨(SPD)的執政聯盟搖搖欲墜。

上週末民調具體呈現了德國的分裂程度。這是綠黨自1980年代初期在政壇有立足之地以來,首次在全國性選舉民調超越梅克爾的基督教民主黨(CDU),社會民主黨則跌至歷史新低,僅比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多1個百分點。

經濟上,梅克爾一度稱為「世界燈塔」的德國經濟現在越來越黯淡。德國商務部報告指出,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跌至0.6%,2020年也不會有太大改善。

更糟的是,梅克爾欽點的接班人、基督教民主黨黨魁克朗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準備功夫顯然不足。上週民調顯示,7成德國人認為克朗普凱倫鮑爾不夠格擔任總理。

克朗普凱倫鮑爾提出與法國攜手打造航空母艦,展現歐盟身為安全和平力量角色的「象徵計畫」,梅克爾被迫應付她天馬行空的想法,除了說「這樣很對、很好」之外,別無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讓海軍大動作行經台灣海峽,將是德國具有開創性、鮮少展現的英勇之舉。(譯者:鄭詩韻/核稿:陳政一)10806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南早:美軍艦12年來92次通過台海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