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每天玩線上遊戲7小時 他畢業拿校長獎

2018/7/7 08:39(7/7 20: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青少年沉迷網路 大人怎麼辦專題(2)(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7日電)6月才從松山家商畢業的王子仁,外表看來就是位陽光活潑的大男孩。他雖然平均每天至少花6、7個小時玩線上遊戲,但畢業時拿到校長獎,還順利考上理想中的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

訪問王子仁隔天,正好是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放榜日;他嘴裡說著:「明天公布,很緊張。」臉上卻帶著自信開朗的笑容。

王子仁說,小時候看到爸爸玩線上遊戲,好奇之下也要求要玩,爸爸就幫他開了帳號,「可是他還是玩他自己的,然後我就去旁邊玩我的」。

他表示,印象中,自己大概3、4歲開始玩線上遊戲;從國小到現在,平均每天都會玩6、7個小時。

問他難道不會影響課業嗎,王子仁說:「因為學校感覺還滿簡單的,沒什麼需要特別唸。考統測的時候有玩比較少,但我還是會玩。」

對王子仁來說,玩線上遊戲是為了樂趣,但多少也是逃避壓力的管道之一;投入遊戲之後,就不用再管其他外界的壓力。

不過,他表示,如果同學邀約出門打球或唱歌,他也會一起去,不會因為想打電動,影響正常人際交流。

談到部分青少年沉迷遊戲的原因,王子仁認為,以家庭因素居多;他國小時,班上就有不少同學沉迷線上遊戲,由於父母大多工作忙碌,「他們就在家裡一直打電動」。

王子仁說,玩線上遊戲不一定會讓青少年人際互動變差,「要看個人特質,你本身喜不喜歡交朋友。我本身個性也屬於這種,比較會去帶領別人;所以在遊戲中,自然也會去帶領別人」。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王智弘指出,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與現實連結度是網路使用者是否成癮的重要關鍵。與現實連結高,這個人比較不容易網路成癮;現實連結低,就容易網路成癮。

王智弘的研究顯示,網路與現實成就感雙高的人占27%,他們會上網玩遊戲,也會去跨年、參加比賽或去跳舞唱歌;但占受訪者1/3的人不太熱衷網路,現實生活也沒什麼成就感,「我滿擔心這一組的,台灣有1/3的孩子這樣,不是很讓人擔心嗎」。

他表示,除了上述這兩組,還有22.3%的人現實成就感高、網路成就感低,這3組人都不會網路成癮,只有17.4%受訪者在網路上的成就感高、現實成就感低,這些人就是網路成癮高危險群。

王智弘指出,一般人認為壓力可能是許多人沉迷網路的原因,但「第一次調查我嚇一跳」,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沉迷危險因子絕大多數與個人心理特徵相關度高,環境因素只是推波助瀾。

他舉例,像是工作、社會壓力、人際或家庭關係不佳這些環境因子,影響程度不像個人心理因子那麼大。以大學生而言,具備社交焦慮、憂鬱、無聊感、低自尊、神經質等人格特質的人,比較容易沉迷網路。

王智弘發現,容易網路沉迷的人,也容易導致精神疾病或其他心理問題。因此,他把網路沉迷視為「冰山的一角」,藉由發現、處理網路沉迷問題,可預防其他可能的心理或社會問題發生。(編輯:李亨山/吳佳穎)1070707


延伸閱讀》青少年沉迷網路 家長力有未逮壓力大
延伸閱讀》網癮防治有法令沒配套 學者籲加把勁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青少年沉迷網路 家長力有未逮壓力大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