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港府對泛民主派軟硬兼施
但有分析指出,在林鄭月娥向泛民釋出善意的背後,港府近年不遺餘力地為參政者設下更高的政治門檻,而這些門檻顯然都是為泛民中的激進者而設,與和解走在不同的方向。
據報導,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20日結束,與會的林鄭月娥刻意提前從北京回港,為的是參加民主黨的黨慶,她並且當場向民主黨捐出港幣3萬元(約新台幣11萬2800元)。
外界記憶猶新的是,去年前特首梁振英仍在位時,與泛民關係勢同水火,他並未出席民主黨的黨慶。
事實上,泛民於2014年發起爭取民主普選的「占領中環運動」後,泛民與港府和北京的關係已經破裂,當時實在很難想像梁振英會出席民主黨的黨慶。
但事隔一年,新任特首對民主黨的態度卻出現逆轉,馬上令人覺得林鄭月娥試圖透過出席民主黨的黨慶向泛民釋出善意。
連日來,一些學者專家在報章撰寫文章,分析林鄭月娥此舉的目的,而有關分析也大都從和解角度出發。
不過,這些文章也普遍指出,在林鄭月娥伸出橄欖枝的另一面,是港府和北京中央針對「港獨」的冒起,近年對處於反對立場的泛民可說是日趨強硬,沒有絲毫寬鬆。
比如,2016年立法會進行新一屆選舉時,選舉管理委員會首次要求參選人在法定提名表格之外,額外加簽一份聲明確認書,內容包括簽署人必須擁護基本法的一些條文,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其後,選舉主任根據這份確認書,取消多人的參選資格,理由是他們過往的言行不符合確認書的內容。
今年3月立法會進行補選時,屬於泛民的香港眾志成員周庭等人也因同一理由被取消參選資格。
為了方便港府在執行上有法可依,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早於2016年對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包括:「宣誓人必須真誠信奉並嚴格遵守法定誓言。宣誓人作虛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為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104條規定,各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基本法,以及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
此間的分析普遍認為,港府和北京中央為港人參政設定這些門檻,完全是衝著泛民中的「港獨」和「自決」主張者而來,是要禁止他們進入香港的管治架構。
近日,泛民方面更憂慮這些門檻可能擴大至包括那些呼喊「打倒中共一黨專政」的參選人。
事緣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區常委譚耀宗日前在北京接受港媒訪問時說,在大陸方面修憲後,以後參選香港民意代表的人就要考慮應否主張「打倒一黨專政」。他表示,這可能會令他們失去參選資格。
在譚耀宗發出以上訊息後,北京中央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斯喜受訪時確認了相關說法。
對於以上說法,不少泛民人士已表達強烈不滿,批評這將會打擊香港「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令言論空間縮小。
不過,在泛民表達不滿之餘,有大陸全國人大代表進一步提出,今後香港公職人員包括立法會議員宣誓就任時,要新增宣誓效忠大陸憲法。
目前外界不知道譚耀宗等人所說的一切會否成為港人今後參選的新門檻,但港府和北京中央在防堵泛民激進者參政上,至今態度是堅決和強硬的。
許多人說,香港社會因「占中」而被撕裂,林鄭月娥去年當選特首後曾承諾,上任後將會致力修補撕裂,而她出席民主黨的黨慶,似乎也兌現了承諾。
只是,這種柔性互動似乎無法扭轉港府和北京中央強硬應對香港政局、為泛民激進者劃下政治紅線的大勢。(編輯:馮昭)10703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