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本核食風險評估 建議打破產地禁令

2017/11/14 10:51(11/14 14: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4日電)日本核災5縣市食品至今仍禁止輸入台灣,曾有日本媒體報導指台灣最快今年底解禁。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告兩份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是否解禁,最終須由政府通盤考量後決定。

這兩份報告於11月初放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站上,並未引起太多注意,其中「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建議打破「地區」禁令,改以「有無受輻射污染」把關;「日本水產品輻射風險評估」報告則指日本水產輻射值的致癌風險,低於國民健康署所訂定的可接受致癌風險範圍。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震引發福島核災之後,至今台灣仍禁止進口任何來自日本福島縣及鄰近的群馬、櫪木、茨城、千葉等「核災5縣巿」的食品。

今年10月,日本「共同社」報導,台灣最快在年底恢復開放福島以外4縣市的食品輸台。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多次表示「沒聽說」,並強調未來若有規劃開放,會派員到日本實地檢測。

食藥署2日在官網上公告「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及「日本水產品輻射風險評估」,說明未來若要解除茨城、櫪木、千葉、群馬4縣市食品進口禁令以及全面開放日本水產品輸台,可能對民眾造成的健康風險。

「受輻射影響食品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分析日本國內市售6類食品的人工放射核種,以及美國、歐盟、香港、台灣公告的日本進口食品檢測結果,共約109萬筆資料,再將各年齡層對於高放射濃度食物的攝食量進行計算。此報告的分析限制是「鍶90」的食品檢測資料不足。

報告指出,如果開放「核災4縣市」食品進入台灣,以平均攝食量及4縣生產量占日本食品產量12.6%估計,台灣19至65歲成人中,每年造成罹癌、遺傳效應風險者可能增加0.12人,0至18歲者將增加0.014人,65歲以上者將增加0.019人。

若以最大攝食量及4縣生產量占日本食品產量100%的極端狀況估計,台灣19至65歲成人中,每年造成罹癌、遺傳效應風險者恐增加16人,0至18歲增加0.89人,65歲以上增加至1.71人。

報告結論強調,並不是所有來自日本某特定地區的食品就會有輻射污染,5縣以外的食品也並非完全沒有污染,因此建議打破「地區」禁令,改以「有無受輻射污染」為標準,比照美國、歐盟訂定輻射檢測標準,一旦檢測超標就退回,5年內曾被驗出額外輻射的食品則不得開放。

至於「日本水產品輻射風險評估」報告,根據日本政府2014至2016年公布的水產品輻射檢驗結果,計算額外增加終身致癌風險,實體癌平均每10萬人增加0.0122 人、甲狀腺癌增加0.0003人、白血病0.0015人,均低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訂定的可接受致癌風險範圍。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吳宗熹告訴中央社記者,去年討論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時,多次遭立委及民間團體質疑未依台灣民眾攝食習慣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因此委外進行這兩項健康風險評估,作為日本食品風險溝通的一環。

記者詢問,日本核食風險評估為何僅針對鄰近福島的4縣市進行,是否替開放做準備。吳宗熹未直接答覆,僅說由於福島相較其餘4縣,風險仍較高,食藥署認為還不到評估時機,否則恐被質疑替福島食品背書。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不過,他也強調,對於核災5縣市食品,目前仍維持現行管制、全面禁止進口,未來是否解禁仍得視整體食安政策評估考量。

這6年來曾發生日本核災區食品改產地標示輸入台灣,以及納豆產品偷渡核災區醬油包等違規事件。日方希望台灣對核災區食品放寬禁令,衛福部多次有意召開公聽會,卻因各界反彈屢屢流會。1061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