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活化 看見哈瑪星街屋風貌
尋味哈瑪星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3日電)「老屋或許有缺陷、但是它卻是城市發展紋理的記憶」,置身其中品味一口好茶或是吸飽空氣中彌漫的咖啡香,在懷舊老屋中,讓行旅者可以閱讀出城市的樣態。
高雄市哈瑪星近來吹起老屋整修風,鼓元街、鼓南街一帶有若干原本廢棄多年的老屋經過整修,建築結構沒有了安全疑慮、建築外觀立面也因為抿石修補,讓老屋再現昔日容貌,舊空間活化利用,有人賣起懷舊雪淇冰,也有人販售歐陸食材,巷弄間變得多樣,也顯得活潑生趣。
不管是延續老屋舊風貌,還是在和洋建築元素中因為整修擦出新火花,老建物活化使用賦予新的生命力,讓更多人理解過往老屋的故事,這股風氣正在哈瑪星蔓延開來。
談到哈瑪星老屋保存,「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正是這股意識抬頭的燎原者。理事長郭晏緹的家人至今還住在捷興街佐佐木商店高雄支店裡。
這棟興建於1929年(昭和四年)的老屋,至今還保有完好白色抿石建築外觀。郭晏緹說,長輩口述白砂建材來自蒙古,屋內樑柱建材是阿里山上等黃檜,多年前專家的考證,還在大樑上看到未經風化的佐佐木商店印記。
緊鄰佐佐木商店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是租用有近百年歷史的全木造建築,郭晏緹說,會社所在地是佐佐木昔日囤積木材的倉庫,在日本人引揚後,成為住家。
再興會社承租這處舊倉庫,串起哈瑪星老屋保存的意識,會社徵求街區老照片、長輩口述歷史,一起找回昔日的建築容貌,並繪製成「哈瑪星時空旅圖」,成為尋味哈瑪星的指南。
會社常務監事黃朝煌對於近來哈瑪星吹起老屋整修風持正面的態度,但也不免擔心環境教育普遍不足的情形下,整修老屋造成的視覺衝突,恐是危險的。
他說「老屋或許有缺陷、但是它卻是城市發展紋理的記憶」;他認為居住在老屋是有不便,卻有它可愛之處,盼老屋整修的議題可以被更多人關注、參與,以免整修走味或被曲解。
從再興會社拐個彎到鼓南街,愛木記憶工坊是棟有60年屋齡老屋,過去曾是「十二公司」報關行的舊址。
兩層樓式的建築,有濃濃的東洋味,愛木記憶工坊執行長黃逸婷是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系學生,她學以致用,用傳統工藝參與老屋的整修,還將廢棄建材做為室內空間設計的元素,拿木窗板做燈飾、桌墊等。
她還承租整修後的老屋,在數坪大的小空間做木製商品,有工作室、展場,還標榜天然塗料打造木湯匙、木筷,也客製化門牌等,黃逸婷帶著學弟妹將老屋做平台,用年輕活力伴隨老屋新生。
以販售歐陸食材為主的活化老屋更具衝突性,不過這樣的空間感和經營型態反而吸引過路人的目光,不少消費者欣賞懷舊老屋與歐陸食材並存共生。
經營茶葉買賣的蔡文雄說他看上哈瑪星是「高雄最早街區」的特色,有脈絡清楚的城市發展紋理,老屋整修在市府的支持下,他將位在鼓南街內有60多年歷史的老屋委託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創建系教授陳啟仁,以「城市客廳」做定位進行整修。
原本頹敗的老屋有了鋼構的支撐,地板磨平、牆面粉刷等,盡量完整保存舊風貌,御典茶貳館飄著濃濃的懷舊風,民眾在此品味一口好茶的同時,也能藉老建築空間轉換,追憶昔日哈瑪星的繁華與城市容顏。
交通盛典期間,來到哈瑪星體驗低碳交通的同時,行旅哈瑪星走讀老街區,累了歇歇腳、喝口茶,也是人生況味的體現。10608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