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是市場也是棒球場 達人教你提升打擊率
(中央社網站)你還逛書店嗎?習慣逛實體書店還是網路書店?把書店比喻為圖書館,大概不難想像,但資深出版人說,不管是網路書店還是實體書店,其實都是菜市場,也是棒球場,聽起來有點新鮮,而且還有使用指南。快來跟著學,提升你的打擊率。
資深出版人、作家郝明義形容,如果閱讀是飲食,書店就是銷售各種飲食的超級市場。為了方便覓食,所以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任何一家書店,不論大小、不論是實體的還是網路的,都有三塊區域。
第一個區域,陳列新書,和一些特價促銷的書。
第二個區域,陳列排行榜暢銷書、(各種名目的)特別推薦書。
第三個區域,其他不在上述兩類書籍之內,通常出版又已經有段時間的書。
就實體書店來說,新書和特價促銷書區就在離大門口最近的那個平台區。排行榜及其他推薦書區,分布在附近。其他的書,則上了書店四周壁面的立櫃。就網路書店來說,新書和特價促銷書區也在首頁最顯眼的地方,排行榜及其他推薦書在那附近,其他的書,則隱藏在資料庫裡。
怎麼使用書店,就是知道走進不同的書店,該怎麼觀察、使用這三塊不同的區域。這三塊不同的區域,有著三種不同的面貌。
新書和特價促銷書區,是個喧鬧的市場。
推薦書區,是個熱鬧中有節奏的棒球場。
立櫃區,是個安靜的圖書館。
新書及特價促銷書區,最爭奇鬥妍,每一種都正面展示自己最動人的身影,製造各種動靜,希望引起你的注意。要把這個區域當市場來看,有幾個理由。
一、提醒自己飲食有主食、美食、蔬果、甜食的區分,進了市場,買到籃子裡的東西樣式要多元一些,各種食材都看看。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口味偏好,但沒有人進市場永遠只買牛肉,或五穀米的,不是嗎?
二、想到是市場,就應該小心挑揀。不要只因為人家說魚是新鮮的,或看到魚是粉紅的,就以為是新鮮的。要自己看看是不是螢光劑的效果,思考有沒有農藥污染的問題。還有,去市場找一些當日的特價品是不錯,不過,和吃進去的東西的質感、營養和衛生比起來,我們不會只以特價為一切吧?
三、市場,是要經常去的。不要忘了為這個區域經常進一下書店。並且,常去,你就知道這家市場特別長於陳列、銷售哪類食材。
出版社辦書展的區域,通常應該看作這一區。
●棒球場書店有暢銷書排行榜,也有各種名目的推薦書。排行榜和這些推薦書,也許空間上就在新書和特價促銷書區附近,也許不是集中在一起擺放,而是四散在書店各處。將這個區域的內容,當成棒球場上的比賽內容看,比較好;當市場看,太喧鬧了。
看棒球,有各種門道好看。滿壘全壘打、全壘打、三壘打、二壘打、一壘打、四壞球,甚至高飛犧牲打、內野觸擊,各有各的作用與美妙。滿壘全壘打和全壘打的確很有意思,但,那不是棒球的全部。
當我們看書店的排行榜和推薦書的時候,排行榜,像是推薦你看滿壘全壘打或全壘打;店長推薦書,像是告訴你,不要光看全壘打,這支二壘打也不錯;年度推薦書,也許有些是在提醒你漏看了某支精彩的犧牲打。
仔細看這家書店的推薦書(不是出版社自己的推薦腰帶),你會知道這個書店在提供你什麼樣的棒球比賽內容。有些書店專愛強調全壘打,看不到他們對一壘打與四壞球和犧牲打的重視,這裡的棒球就有些單調、枯燥。有些書店的全壘打書單上,有左打有右打有高的有遠的,是一回事;另一些書店的全壘打書單,十種有七種只是打紅中直球,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棒球場上還是熱鬧,只是熱鬧得要有節奏。否則,和市場有什麼不同?
●圖書館書籍離開平台,離開了市場的喧鬧、棒球場的熱鬧,上了壁面的書架立櫃,不再以正面示人,只是側身站立在那裡,形成了書店的圖書館區,一個開架的圖書館。
我們去圖書館,就是希望了解幾件事:
一、這裡的知識門類到底有哪些?
二、門類整理得夠不夠清楚?
三、門類裡的品種夠不夠齊全?
四、方不方便我們找尋?
五、甚至,如果我們對這個門類陌生,這裡的收藏與陳列,方不方便我們學習了解這個知識門類?方不方便入門?
一家大型的綜合書店與網路書店,當然五個條件都得具備,但是對一個專門或特色書店,看三、四、五也就夠了。至於針對某一個門類來細部判斷,各人有不同的方法,郝明義整理他用來檢查書店壁面書架的七個基本指標:
1. 先用一個你熟悉的知識門類來檢查。
譬如,哲學。如果你熟悉的門類的書種很不完整,當然值得你懷疑其他門類是否也不完整。
2. 看這一個門類的書種陳列,是否有一個連貫的年代時序。
譬如說,西方哲學類的書,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但是接下來一下子就跳到笛卡兒,中世紀及笛卡兒之前的都不見。時間序列少了這麼一大塊,當然表示這個領域不完整。
3. 某一個作家的同時代人的作品,是否夠多。
有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希臘時期的其他哲學家的作品是否也有陳列。
4. 同一個作家,他的其他作品,是否夠多。
有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否其他的對話錄也都有陳列。
5. 同一種書的複本多不多。
如果同一種書重複擺了超過兩冊以上,表示這家書店並不很重視書架內容的多元及豐富。
6. 有沒有多年前出版的書。
書架上全是新書,不是什麼好事。隨意抽幾本書檢查一下版權頁,看是何時出版的。有些出版十年以上的書,表示這家書店真的樂意在書種的齊全上投資。
7. 設一本檢查書。
在這個門類裡,設定一種你自己很喜歡,或者認為很有意思、但不見得是很為一般人熟知的書,當作檢查書。看書架上有沒有這本檢查書,來判斷這個門類的書種是否陳列得夠齊。
網路書店與實體書店之所以能互補,必須將「市場」、「棒球場」和「圖書館」三個區域統合起來看。
實體書店越是只注重「市場」區域,越難和網路書店互補。實體書店多注重「棒球場」區域,如果只是注重一些紅中直球的暢銷書排行榜推薦,還是難以和網路書店互補。實體書店只有在真正把「圖書館」區域的作用發揮起來的時候,才能結合其他兩個區域,和網路書店發生交叉互補的作用。
可能有人會提問:網路書店的資料庫裡儲存的書籍及介紹那麼多,正好在「圖書館」區域是勝過實體書店的利基啊,怎麼會交叉互補?郝明義的答案是:因為我們對「圖書館」的需求有基本特質。
第一個需求,想找一本我們知道書名、手邊卻沒有的書。
這種情況,網路書店發揮的作用最快速也最明顯。就這一點來說,實體書店比較弱。但是實體書店可以從另外一個極端來彌補:在實體書店可以邂逅原來完全不知書名也沒想搜尋,但一翻之下卻大感驚喜的書。
第二個需求,想找一本我們有某種需求、但卻不知如何找起的書。
如果用關鍵字去搜尋,網路書店有時候會發揮令人驚奇的作用,有時候只會令人莞爾。實體書店如果有適任又熱情的店員,會發揮令人驚奇的作用,否則就幫不上忙。
第三個需求,想從一本書之後,多了解其他相關的書。
網路書店可能讓你看到一個其他人購買過的參考書單。但這種參考書單有兩個問題。一、其中有些可能相關,有些不然;二、很多書其中的關聯還是很模糊,只憑網頁上的一些介紹遠遠不夠。
然而,一家實體書店的圖書館區的分類書架,在準備得充分的前提下,這時卻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務。因為分類書架上的書,是我們可以站到書的面前,自己拿下來,或有意或隨意地自行翻閱。不只是看封面,不只是看目錄,不只是網頁上提供的那幾頁摘文。這就可以和網路書店互補。
事實上,每一家書店(不論是實體還是網路),最終都要把自己的圖書館角色與功能扮演好。只有當讀者知道、樂意並習慣使用你這個圖書館的時候,他才不會只為「市場」區域的一些折扣喧譁而到處亂跑。(書摘《尋找那本神奇的書》,郝明義著,網路與書出版)10606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